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能自愈吗?
幽门螺杆菌无法被人体自身清除,因此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无法自愈,几乎为持续或终生感染,需要使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才有机会彻底清除。那么,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需行根除治疗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幽门螺杆菌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害,大约1%的感染者可并发胃恶性肿瘤,大约10%的患者可并发消化不良,大约15%的患者可并发消化道溃疡,几乎所有的患者会伴发慢性活动性胃炎,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减轻胃肠道疾病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但并非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需行根除治疗,原因在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数较大,统计发现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9%,且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比较常见,可通过粪-口或口-口传播,共同餐具或接吻均可感染幽门螺杆菌,以致根除后依然有超过3%的再感染率,因此,并非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均需行根除治疗,是否需要行根除治疗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一是是否已经出现胃黏膜损害,包括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细胞淋巴瘤、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慢性胃炎伴胃黏膜糜烂或萎缩、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等,这些患者若不清除幽门螺杆菌,不仅会加重胃黏膜损伤,部分患者还会增加胃癌发生风险,因此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尤其是前两类患者。
二是是否为胃癌的高发人群,包括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以及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的患者,由于幽门螺杆菌属于强致癌物,且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两类患者持续感染幽门螺杆菌,发生或再发胃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也应清除幽门螺杆菌。
三是是否出现不明原因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缺少性紫癜,这两类患者若无法找到明确原因,应行幽门螺杆菌检测,这是因为血细胞与幽门螺杆菌有共同抗原,人体产生的抗体在作用于幽门螺杆菌的同时,可损害自身血细胞,因此也应行根除治疗。
四是是否为服用特殊药物的患者,包括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质子泵抑制剂的患者,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胃黏膜损伤,增加消化道溃疡、出血甚至穿孔的发生风险,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也可引起胃黏膜损伤,二者同时存在可增加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需要行根除治疗。
五是是否有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意愿,前面已经提到幽门螺杆菌可能增加诸多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且是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存在犹如一定时炸弹,感染者即使无上述因素,但证实感染幽门螺杆菌且有强烈的治疗意愿,也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为四联疗法,由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与两种抗生素组成,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艾司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艾普拉唑中的任意一种,但需要饭前服用且为标准剂量;铋剂可选择枸橼酸铋钾或胶体果胶铋,也需餐前服用;抗生素的组合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以阿莫西林为主,与克拉霉素、呋喃唑酮、四环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中的任意一种搭配,二是以四环素为主,可与甲硝唑或呋喃唑酮搭配,总共七种方案,具体方案应由专科医师根据是否存在抗生素过敏病史、个人耐药史以及用药经验共同决定。抗幽门螺杆菌的疗程通常为14天,根除治疗结束后4-8周应复查是否根除成功,可选择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但复查前2周应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前4周应停用铋剂、抗生素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以免出现假性结果。
综上,人体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无法自愈,需要使用药物才能根除,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需根除治疗,因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数大,且存在再感染率,是否需要行根除治疗,主要取决于是否存在胃黏膜损害、是否为胃癌的高危人群、是否存在不明原因的血液系统疾病、是否需要长期服用特殊药物、是否有根除治疗意愿等,根除以四联疗法成功率较高,由一种质子泵抑制剂、一种铋剂与两种抗生素组成,疗程通常为14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