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所说的“气血”和“血气”的意义有何差别?
近代中医用语常说“气血”,在古代著作中却多讲“血气”。如《素问·调经论》载:“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反面,百病乃转变而生。”《灵枢·本藏》给经脉下定义,说“经脉者,以是行血气…”;近人对经脉或经络的注释则说成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这“血气”与“气血”有没有区分意义呢?
由“血”和“气”组成这一团结词组,“血”在前照样“气”在前,解释其间有主次之分。早期以是称“血气”是由“血”而及“气”,由于“血”的征象较为形象详细,最先为人们所熟悉;“气”的征象则较为隐藏、抽象,不容易被熟悉。后期随着中医理论的生长,“气”的重要性和多样性受到人们充实的注重,因而多称“气血”,即将“气”提到“血”之前来称述。后人所说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正解释对这两者之间关系的周全熟悉。早期著作所称“血气”,与厥后所称的“气血”,着重点虽有差别,意义并无二致。近人习惯于说“气血”,有将原先所称的“血气”注释为“营气”,或把它与“宗气”、“原气”等并列起来作为“气”的种别,那是不合原意的。(上海中医学院,针灸学·经络学说概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
昔人从“血”进而到“血气”并提,这在熟悉上是一个飞跃。“血气”一词已是一种理性的熟悉,它归纳综合出人的生命特征。《礼记·中庸》上有句话:“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就是把“有血气者”来概指有生命的人。《论语·季氏》还把人的一生按“血气”显示的差别划分为三个年龄段:少年时,“血气未定”壮年时,“血气方刚”,老年时,“血气既衰”。从“少”到“壮”到“老”,正是由“血气”显示出生命曲线。厥后《内经》在“血气”基础上生长为经脉、脏腑理论,《灵枢·天年》进一步将人生百年按“血气”和五脏之气的盛衰历程,以十岁一转变来形貌。这可看成是《论语》血气理论的生长。古时认为人是有“血气”的,而“血气”的运行则有一定的轨道,这就是“脉”。《管子·水地》上有句话:“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它把大地上的水流对比为人体中的“血气”,说大地上的水流就好像人体筋脉中的“血气”。这种颠倒过来的对比,从熟悉的先厥后看,应该是先从大地上的水流征象推论到人体内的“血气”运行。套用《管子》中的句子,可说成:血气者筋脉之水,如地中之通流者也。《管子·水地》以是用“血气”来倒比“水”,说明谁人时期(春秋战国)对人之有“血气”已是一种普遍的熟悉,不限于是医学言论而已。
昔人把“血”与“气”并提,称之为“血气”或“气血”,这是直观地从总的方面考察和体验人的生命征象的效果,这也是中医学整体观的基本要点。虽然其中似乎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夹杂起来,将神经、体液的功效夹杂起来,但从生命征象的总体来看,这种“合”却更能靠近事实。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
膏肓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说“病入膏肓”、“膏肓补虚劳”?
膏肓俞的名称是从“病入膏育”的典故而来。此穴最早见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书都载有《灸膏肓俞法》,其中说:“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能及者,此穴是也……若能用心方便,求得灸之,无疾不愈矣。”意指此穴能治虚损重症,故以“膏肓”为名。 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