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础:心肌细胞不应期的分类
心肌细胞不应期分为:
1、绝对不应期
相当于动作电位的“0”时相、“1”时相、“2”时相和“3”时相的前半期,相当于体表心电图从Q(或R)波最先到T波顶端稍前的一段时间,即膜电位值恢复到-55mV以前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由于膜电位过低,快速Na通道完全处于失和状态Na不能内流,即使用大于阈值10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因此这段时间在生理学上称为绝对不应期。
2、有用不应期
在绝对不应期以后,从-55~-60mV的时代内,异常壮大的刺激,可以使膜发生部门除极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发生周全除极化或扩布性兴奋,因此,从除极化最先(“0”时相)至-60mV这一段不能发生动作电位时代称作有用不应期。由于一样平常所谓的“兴奋”是指“扩布性兴奋”,因此所谓不能发生兴奋的绝对不应期实际上就是有用不应期。
3、相对不应期
从有用不应期完毕(膜电位约-60mV时)到复极化大部完成(约达-80mV)的时代内,稀奇壮大的阈上刺激可以使膜发生扩布性兴奋(动作电位),此期称为相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内所发生的兴奋称为期前兴奋(过早搏动或期前缩短)。由于此时膜电位水平较低(-60~-80mV),其动作电位“0”时相上升的幅度和速率均较正常为低,故兴奋的传导较慢。此时有K迅速外流趋势,可使期前兴奋的“2”时相平台期过早结東,因而不应期也较短。传导缓慢和不应期缩短都是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以是相对不应期内发生的期前兴奋易引。
4、超常期
复极化完毕前不久(从-80~-90mV)的短时期内,膜电位比复极完毕更靠近阈电位,引起兴奋所需要的阈刺激可比正常为小,亦即兴奋性比正常为高,此期称为超常期。相当于心电图中T波末部的U波,往往在复极末期延伸的情况下显示出来。
5、易颤期
心脏在相对不应期最先时有相对超常期,在此期内应用较强的电刺激容易发生纤维性颤抖,称为易颤期。心室易颤期在心电图T波升肢到达巅峰前约30ms的时间内,心房易颤期在心电图的R波降支中。易颤期形成的机制,现在以为可能是在兴奋性恢复初期,心肌细胞之间兴奋性恢复的速率和水平不一致,呈现在兴奋性,不应期和传导性不均匀的电异步状态。如此时给予一个较强的刺激,则容易形成许多折返环路,如同时泛起许多微折返,便使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缩短失去协调一致性,造成纤维性颤抖。
更多心电图知识关注
预防冠状病毒性肺炎,从正确佩戴口罩开始
最近冠状病毒在某些地方有流行趋势,它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大家都知道,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的时候要佩戴口罩,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具有很重要的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为什么小小的口罩却具有如此大的作用呢?这其中是蕴含着一定的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