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生长演变史

时间:2020-03-04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983评论:0

针灸是我国人民历久与疾病作斗争的履历总结,其形成履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针灸疗法是针刺和艾灸两种治疗方式的合称,从早期文献看,所纪录的以灸法为主,以是艾灸的应用可能比针刺更早。针刺的前身是“砭术”,砭术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于公元前八千至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面逐步生长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生长到现在,履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造,扩大了针刺治疗局限,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生长。

随着医疗履历的不停积累,逐渐发现许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命名;在腧穴不停增添的基础上,凭据腧穴的主治作用,连系针刺效应和古代的解剖学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经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停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自力的学科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周全而又系统地叙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式及其顺应症和禁忌症等。其中又以《灵枢》所叙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生长奠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难经》在经络、腧穴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作了弥补。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连系治疗外感病纳入了他所建立的辨病辨证论治系统,条文35条提出用针灸预防、阳证宜针、阴证宜灸等主要看法,使针灸临床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东汉末期的华佗,针灸取穴少而精,并很注重针感的传导,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

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的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生长史上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隋唐时期,许多著名医家都重视针灸的实战和研究,如甄权、孙思邈等。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发明晰同身寸取穴法,一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百官志》纪录,唐高祖武德九年(602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事情

宋代王惟一编选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通过国家支持铸成针灸铜人模子两个,是天下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子,开创经穴模子直观教学之先河。南宋针灸家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不仅纪录了宋代以前的针灸专著,还写入了自己的履历总结和民间履历,是后世主要的参考书籍。元代医家滑伯仁周全考订经络循行与穴位的联系,形成经络专著《十四经施展》,进一步生长了经络理论。这一时期,尚有其他一些针灸专著问世,如《小儿明堂灸经》、《备急灸法》、《痈疽神秘灸经》及《针经指南》等。

明代是针灸生长的鼎盛时期,针灸学术生长进入热潮。泛起了诸多名家,如明初的陈会、中期的凌云、后期的杨继洲等。其主要成就:一是对前代的针灸文献举行了普遍的搜集和整理,泛起了许多汇总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诸如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和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二是针刺手法的研究更趋深入,在单式手法的基础上形成数十种复式手法,仅《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篇就载手法44种,内含复式手法24种;三是灸法从艾炷的烧灼灸法到艾卷的温热灸法生长,14世纪泛起艾卷灸,厥后又逐步生长为加进某些药物的“雷火神针”、“太乙神针”等药艾卷灸;四是对于历代文献中不属于经穴的针灸部位举行整理,在腧穴中列出奇穴(或称经外奇穴)这个种别。《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杨继洲在祖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搜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髓及本人履历而写成的。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

清代由于医者重药而轻针,针灸逐渐转入低潮。对照主要的针灸著作有廖鸿润的《针灸集成》,吴谦等奉旨编撰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和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等。其中《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接纳歌诀和插图为主,颇切适用;《针灸逢源》则是首本完整收载361个经穴的著作。公元1822年,清王朝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理由,下令永远住手太医院针灸科,使针灸医学趋于雕蔽。鸦片战争以后到民国的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抹杀,针灸日趋衰落,只在民间撒播使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迅速的生长。为了便于开展学术交流,1979年建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症有较好和很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事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58年针刺麻醉最先用于临床,为麻醉方式增添了新的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人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事情也从对临床的治疗履历的总结生长到开展实验研究,从考察针灸对各器官功效的影响而深入至针麻、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并在经络征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希望。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就。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最先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天下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天下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天下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建立,1987年11月在中国举行了建立大会。2002 年,WHO列出了针灸应用的106种顺应证。2006 年10月,WHO针灸经穴定位尺度西太区集会,制订出针灸腧穴定位的国际尺度。2010 年,WHO启动中医学疾病分类代码体例事情,第一次将传统医学纳人天下主流医学范围。在天下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开办有针灸教育机构。在亚洲,日本于1983 年建立明治针灸大学,开办有针灸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韩国的针灸教育主要在韩医科大学举行,韩医科大学为六年制的本科学历教育。在西欧,不少国家办有各种类型的中医针灸学院(校),有些国家的正规大学开设有中医、针灸学位课程或专业文凭课程。近年来,我国中医药高校与外洋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互助办学,培养了一批批国际中医针灸人才。2017年《中医药法》的颁布更是推进了祖国医学的高速生长,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走向天下,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孝敬。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针灸综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

PRIVATE CONTENT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