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筋的本质问题与锥体交织关系
十二经筋即十二经脉之气聚结于筋肉、骨骼、枢纽的系统。筋”的寄义,我国汉代最早的词典《说文解字》释为“肉之力也”,意指能发生气力的筋肉。
经筋就是机体筋肉系统的总称,隶属于正经,为十二经脉在肢体外周的连属部门,故按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予以分类。每一条经筋主要连系同名经脉循行部位上的若干肌肉群,而与脏腑没有属络关系(并非不入脏腑),故仅以十二经脉之意按手足、阴阳命名,而不冠以脏腑名称。现今公认的看法,以为经筋相当于现代剖解学中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结构。例如《辞海》释为“大筋、小筋、筋膜”(包罗韧带、肌腱等)。《说文解字》对“腱”的解释为“筋之本也”。
笔者从事针灸推拿康复事情,多年履历以为,经筋所包罗的组织结构远不止这些,还应包罗诸如皮下脂肪、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和部门神经实体结构。经筋入内脏,相当于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其论已如上述。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它类似于神经系统组织结构的依据。《灵枢·经筋》说:“手太阳之筋……弹之应小指之上。”“足少阳之筋……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前者为视手太阳经筋等同于现代剖解中的尺神经的例证;一样平常生涯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弹及或碰撞肘枢纽尺骨鹰嘴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凹陷时,就会有触电感从肘尖放射到小指端,手太阳经筋的漫衍与尺神经的漫衍相一致,手太阳经筋“弹之应小指之上”与弹拨尺神经的反映相一致。
后者则与中枢神经对机体的运动、感受呈左右交织、上下颠倒的支配形式完全吻合(即一侧脑部受伤,会导致对侧肢体瘫痪)。只不过《黄帝内经》是将椎体交织征象称之为“维筋相交”而已。而经筋的系列病证如筋脉瘛纵抽搐、角弓反张或弛缓不收、瘫痪失用,面肌麻木、口眼斜等均属于西医学的神经系统疾病。
另据《灵枢·经筋》的纪录,手太阴、手厥阴经筋病候中的“息贲”,就类似现代临床中的肺积、肺痈等病证;手少阴经筋病候中的“伏梁”,就相当于现今的胃痛、痞块等证。其他诸如心肌、胃肠平滑肌、胆道括约肌、膀胱括约肌、输尿管腔等也均由经筋组成。以是,完整地说,经筋所指的局限,应包罗软骨、肌肉、韧带、皮下脂肪筋膜、内脏系膜、内脏平滑肌和部门神经血管等实体结构。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浅谈经脉与络脉之异同
经脉、络脉合称为“经络”。经有路径、途径之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脏腑表里,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说文解字》“经,通道”);络有联络、网络之义,横行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是经络系统的分支(《说文解字》“络,连结”)。《灵枢·海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