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学习基础: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时间:2020-03-10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097评论:0

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理包罗自律性增高、折返激动及触发机制。

1、自律性增高

心室内的自律组织希氏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增高(4相自动除极斜率增高、膜电位减低或阈电位下移等),其频率跨越主导节律时,即成为主导心脏节律点,形成室性心动过速。在病理情况下,如缺氧、缺血炎症等,原来无自律性的心室肌细胞,由于膜电位的降低可转变为慢反映电位,而有了自律性,当其频率跨越主导节律,也可形成室性心动过速。

2、激动折返

这是室性心动过速最为常见的发生机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变心肌或瘢痕组织形成了折返的基质,即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存在的不应期相差较大的两条或多条传导径路、同时某一径路存在单向阻滞伴另一部位的传导延缓等,导致两条径路的折返,而形成心动过速。心室内折返可发生在束支内、分支内、浦肯野纤维内和心室肌内等。

3、触发流动

触发流动发生于其前动作电位所触发的膜电位振荡,这种振荡电位称为后除极。当这些后除极到达阈电位时可发生一个动作电位,同样地,这个动作电位可发生另一个后除极,若是这个后除极仍达阈电位时又能引起另个动作电位,这种起源于后除极的重复性流动被Cranefield命名为触发流动( triggered activity)。换言之,触发流动决不自觉地发生,必须依赖于其前动作电位后除极的触发,并认为由这个动作电位诱发出第一个到达阈电位的后除极是要害。后除极到达阈电位则可引起触发性心律失常(期外缩短或心动过速),若未达阈电位则可历久静止而不表现为临床心律失常。

根据后除极发生的时相可分为早期后除极( early after depolarization EAD发生在2或3动作电位复极相,)和延迟后除极( delayed after depolarization,DAD)则发生在完全复极之后的4位相)。前者如某些1QT综合征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后者如洋地黄中毒的室性心动过速。

来源:痔洛克

早饭会不会吃,影响你的一天。

温饱问题结局后,吃已不是个问题了,却有许多人不会吃。营养卫生学家发现,早饭的糊弄已成为营养卫生的重大缺陷,尤其是青少年不吃或少吃早饭极为普遍,给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带来了重大影响;成人不吃早饭,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全国各地的早餐习惯各有不同,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