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针灸大成》中的“神针八法”,是针灸补泻最详细的总结

时间:2021-03-13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080评论:0

神针八法是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刺补泻手法,载于《针灸大成》卷四,主要归纳综合了针刺时的八个注重事项及方式,是针灸手法的基础,包罗了进针前的准备、龙虎征战针法、进针注重、若何补泻、特殊补泻手法、晕针、滞针的处置。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下神针八法。

1.第一法:针刺前的准备工作

原文:心无内慕,如待贵宾,心为神也。医者之心,病者之心,与针相随上下。先虑针损,次将针尖含在口内,而令其温;又以左手推拿受疾之穴,如握虎之状;右手拈针,如持无力之刃,是用针之一法也。

此段讲的是针刺前的准备。首先是治神,包罗患者和医生的神,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于针灸针上;接着是检查针灸针有无破损。

这里提到的“口内温针”不能取的做法,容易造成交织熏染,究竟口中有细菌,针刺过其他患者的针体或许也会带有病毒细菌,这样会造成患者和医生熏染。

再接着是提到了押手的作用,针刺之前揣压穴位,令经气散去,右手持针使针下力足。这就是进针前的准备,从需要医患精神集中最先,再提到针具的检查以及进针时左右手的注重事项,这就是尺度的进针前准备。

2.第二法:龙虎征战针法

原文:左捻九而右捻六,此乃住痛之二法也。

此段讲的是龙虎征战针法,也就是痛症治疗的详细操作方式。在《金针赋》中这样讲:“龙虎征战,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

这里的“龙”和“虎”是以方位来区分,是针体左转和右转的代名词,左转是龙,右转是虎;左转右转两法频频交替举行称“征战”。详细操作是:进针后先以左转为主,即大指向前用力捻转,捻转次数为九的倍数;再以右转为主,即大指向后用力捻转,捻转次数为六倍数;云云频频施行多次,也可在穴位浅、中、深三层重复举行。

龙虎征战治疗痛症效果最佳,具有舒经活络止痛的功效。这是神针八法的第二法。

3.第三法:进针时应该随患者咳嗽进针

原文:进针之时,令病人咳嗽而针进,进针之三法也。

咳嗽进针是为了减轻进针时患者的疼痛感,咳嗽时患者还没来得及完全集中注重力在穴位上,这时候进针会大大消除恐惧。

现在临床上,在进针时少用此法了,除非是为了配合呼气与吸气的针法,由于古代针具制造工艺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针身较粗,进针较疼,以是得尽可能的减轻进针疼痛;现在不经常使用是由于针身变细了,进针方式也多了,好比使用针管进针、进针器进针等。固然,对于十分恐惧针灸的人照样需要使用的。

4.第四法:针刺补泻来补虚泻实

针沉良久,待内不胀,气不行,照前施之。如气来裹针不下,乃实也;宜左捻而泻实在,如不散,令病人呼气三口,医者用手抓针自散;如针进无滞无胀,乃气虚也,令病患吸气,针宜右捻而补其虚,此补泻之四法也。

本段主要讲的是若何判断疾病虚实以及若何举行补泻。针刺穴位良久之后,穴内没有胀感,是气没有到达该穴,也就是没有得气,需要继续催气使气至病所。

若是是实证,就是催气了经气也不会到达针下,这时候需要使用泻法,即左转针体,若是还未得气,可配合患者呼吸而操作;若是进针后针下没有滞针的感受和胀感,这是虚证,需要在患者吸气时右捻针体。

5.第五法:凤凰展翅是泻法

其泻者有凤凰展翅∶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高潮之象,一捻一放,此泻之五法也。

本段讲的是凤凰展翅针法,详细操作方式是:先直刺进针至腧穴深层,再退针至浅层,得气后待针体自摇,再插针至中层,然后小幅度提插捻转。拇指和食指相互交织,要拇指指头朝前,食指指头朝后,将两指弯曲,由针根部用拇指指肚及食指第一节桡侧由下而上沿针柄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力度平均一致,针体不能上下移动过大。

凤凰展翅是泻法,可以使用于一切实证。

6.第六法:饿马摇铃是补法

其补者有饿马摇铃∶用右手大指、食指捻针头,如饿马无力之状,徐徐前进则长,退却则短,此补之六法也。

“饿马摇铃”针法,详细操作方式是: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捻针,前后捻转,即一次拇指向前,一次拇指向后,拇指向前时用力较大,捻转幅度也大,拇指向后时用力较小,捻转的幅度也小,操作过程要求缓慢而用力柔和。

饿马摇铃针法是补法,可以应用于一切虚证。

7.第七法:晕针的处置

原文:如病患晕针,用袖掩之,热汤饮之即醒,补之七法也。

此段讲的是晕针是处置方式。晕针是针刺过程中最常发生的不良事宜,实在大多数是可以制止的,一样平常正确处置也不会留下后遗症。

晕针的显示: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泛起精神疲倦、心慌气短、头晕目眩、面无人色、冷汗淋漓、恶心吐逆、脉微欲绝,甚至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意识损失、大小便失禁等情形就是晕针。

晕针的缘故原由:经常由于患者精神重要、体质虚弱、饥饿疲劳、体位不正或者是针灸医生手法过重等引起。

晕针后的处置:应立即将针所有取出,让患者平卧,头部稍低,轻者可饮用热茶水或糖水;重者用指掐或针灸人中、内关、足三里等穴,或灸百会、关元等穴,必要时应用其他抢救措施。

8.第八法:滞针的处置

原文: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有苍蝇丛咬之状,四围飞延,用右手食指,向皱纹皮处,离针不远四围前进三下,退却其一,乃泻之八法也。

滞针缘故原由:①患者精神过分重要;②患者由于疼痛而致局部肌肉痉挛;③医生行针欠妥,向单一偏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纤维缠绕针体;④留针时间过长而中心未行针。

主要显示:针身在穴位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难题;若是委曲捻转,病人常痛不能忍。

处置措施:发生滞针时,对精神重要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周围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则需向相反偏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排除滞针。

9.出针扪穴是补法要诀

原文:出针时,即扪其穴,此补之要诀。

即开阖补泻的补法可以应用于一切虚证。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迎接人人关注我,迎接人人谈论区与我交流。

#针灸##中医##康健#

十二正经上的八脉交会穴通于奇经八脉,是灵龟八法的基础穴位

十二正经上具有特殊作用的穴位叫做特定穴,特定穴中有一类穴位经气通于奇经八脉,叫做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不仅可以治疗本穴所在经脉和所通奇经的病证,而且可以应用于时间医学,也就是灵龟八法中的取穴,从而加强治疗效果。 八脉交会穴,一共八个穴位,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