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阳九针——带你走进神奇的针灸天下

时间:2021-03-20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137评论:0

回阳九针出自明代高武的《针灸聚英》,是明代针灸学家高武总结的九个回阳救逆的穴位,适用于阳气暴脱、阳气虚弱的病证。

具体内容为:“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想要弄清楚回阳九针,就先得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阳气是什么?什么是回阳?

万物皆有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人体之气总的来说也有阴阳,阳气自动、主升、主温煦,人的一切生命流动都需要阳气。阳气可以使人体感应温暖,推动气血流转全身,抵御邪气珍爱人体不受病邪损害。

一旦阳气受损,或者不足,甚至外脱于机体,那么人体之气就会失衡。阴气主导的疾病就会伸张开来。阳气受损或阳气不足常见的显示有精神不振,甚至抑郁,全身水肿,多尿,面色青黑等一切阴郁的显示。

对于阳气暴脱常见中风脱证、病重患者。经常显示为神志不清,手撒遗尿,面色恍白,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病情较重,这时候补阳气是不够的了,需要迅速回阳。

回阳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治疗使阳气暴脱患者阳气恢复。回阳往往需要大剂量的回阳救逆的中药或者较重的针刺,或要害的穴位来救治。一旦错过救治时机,往往回天无力。

为什么这九个穴位可以回阳?

首先来看看这九个穴位具体位置在那里:

哑门:属于督脉穴位,在枕部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0.5寸,平第一颈椎下。

劳宫:属于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在手掌正中,当第二、三掌骨间,第二掌骨中点处。

三阴交:属于足太阴脾经穴位,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

涌泉: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是肾经井穴。在足底,卷足时脚掌前部凹陷处。

太溪: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是肾经原穴。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中脘:属于任脉穴位,也是八会穴中的“脏会”。前正中线上,当脐上四寸。

环跳:属于足少阳胆经穴位,少阳太阳交会穴。在臀部外侧,侧卧愚昧大腿,当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足三里:属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当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

合谷: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是大肠经原穴。在手背部,当第二掌骨桡侧缘处。

这几个穴位涉及了足三阴经、足三阳经、任脉、督脉、手阳明经和手厥阴经。从功效来说,大部分都是救逆穴位哑门通督脉,督脉是一身阳气之海,鼓舞阳气的同时,开窍醒神。劳宫开通心志,三阴交、涌泉、太溪补肝脾肾,涌泉醒神。中脘属于“脏会”、足三里通脏腑,针刺这两个穴位可以调动脏腑之气。合谷多气多血,针刺可引发经脉的气血。环跳近髀关,通少阳、太阳,针刺可以调动阳气。

以上九穴相互配合,在调动脏腑之气的同时,培补脏腑,联系经络和脏腑,配合施展回阳的功效。

若何使用回阳九针?

回阳九针的使用,凭据其作用,一样平常应用于阳气暴脱的病证,适当的可扩大到阳气虚损的病证。

其次,穴位的选择可凭据需要酌情选用。可以明确哪个脏腑阳气不足或受损,可选用响应的穴位,如脾胃之阳受损,而泛起吐逆清水,食欲不振,口中寡淡,可选用中脘和足三里,举行针刺或艾灸,甚至是隔附子灸等疗法。

最后,任何一种疗法不是万能的,也不能拘泥于教条,得辩证选用,在前人履历的基础上辩证使用。好比,男子阳痿遗精,也可选用回阳九针往返阳振雄。

针灸中常说的得气是什么?为什么要追求得气?怎么才能得气?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医生常常会提“得气”这个概念。得气与否好像和治疗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好像也并不是每个穴位都能够得气。 那么什么是得气呢? 得气就是毫针刺入穴位后,产生针刺感觉。对患者来说,针感就是经气流动时穴位局部产生的感觉;对施针医生来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