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吗?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靶器官损害,而心脏作为糖尿病较常累及的靶器官,不仅可出现冠状动脉损害,还可能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同时可累及支配心脏的神经。那么,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你解析。
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是缓慢进展的过程,损害的严重程度既与病程的长短有关,也与血糖的高低有关。就血糖水平而言,多数朋友认为血糖升高幅度不大,或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就不会并发相关心脏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糖尿病对心脏的损害源于血糖升高的那一刻。血糖从正常范围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期间有一过渡阶段,医学上称之为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位于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位于7.8-11.1mmol/L,均属于糖尿病前期,此阶段虽然达不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血糖已经高于正常范围,而高血糖对心脏的损害最早始于糖尿病前期。
虽然糖尿病所致心脏损害的时间节点超出多数朋友的预料,但是否会出现相关症状与病程的长短以及血糖是否控制达标等因素相关。病程早期对血管、神经、心肌细胞的损伤较轻,且心脏自身有较强的代偿能力,因此不易出现症状,但损害的严重程度会随病程的推进而进展,血糖控制较好的人进展缓慢也不易出现症状,容易出现症状的人群主要见于血糖长期不达标且病程较长的患者:
- 并发冠状动脉损害以后,若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心脏供血会显著受限,轻者可能出现运动后胸痛,即大家所熟悉的心绞痛,重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 并发自主神经损伤以后,可出现休息时心率增快,还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同时可影响冠脉的舒缩功能而出现心绞痛,更有甚者可能并发无痛性心肌梗死;
- 并发心肌细胞损害以后,早期可出现心脏舒张功能下降,但后期可进展至心力衰竭,出现运动耐力减退,运动后会出现气促、心累等症状,甚至下肢水肿。
虽然糖尿病所致心脏损害源于高血糖,但即便严格控制血糖达标,对心脏疾病的干预作用也很有限,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控制血糖无效,而是应该同时干预多项代谢指标,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干预血压、血脂等指标,部分患者甚至需要抗血小板治疗。
就血糖而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显著减轻心脏损害,部分药物不仅可有效降血糖,还可保护心脏,包括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GLP-1受体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利拉鲁肽等),已经并发心脏损害的患者可优先选择。
就血压而言,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伴发高血压,高血压与糖尿病一样,不仅可损害冠状动脉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还可引起左心室肥厚,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因此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压,对于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患者,可选择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这些药物不仅可减轻胰岛素抵抗,还可逆转左心室肥厚与心室重构,延缓心脏病变的进展。
就血脂而言,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甘油三酯升高,同时可伴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这两项指标均可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定期监测血脂,而控制血脂达标不仅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生风险,还可降低远期死亡风险。在药物的选择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以他汀为主,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可选择贝特类药物。
就抗血小板而言,已经并发冠状动脉粥样损害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可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降低血栓形成风险。即便未发生冠脉病变,若年龄≥50岁且合并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或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等危险因素,或存在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可服用抗血小板的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应注意预防出血的发生,同时服药期间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以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
综上,当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高血糖即可引起心脏的血管、神经、心肌细胞损伤。并发冠脉损害以后,可能出现运动后胸痛,重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并发自主神经损伤以后,可出现休息时心率增快、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肌细胞损害以后,后期可进展至心力衰竭,出现气促、心累、下肢水肿等症状。延缓或减轻心脏损害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达标,尽量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可选择二甲双胍、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具有心脏保护作用的药物;控制血压达标,可选择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控制血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以他汀为主,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可选择贝特类药物;已经发生心血管损害的人群,应合理抗血小板治疗,但应注意出血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在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