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84餐后是11点,怎么办?

时间:2024-02-22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228评论:0

空腹8至12小时与餐后2小时是监测血糖的重要时间节点,这两个时间节点的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同时也可预测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那么,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空腹血糖是禁食8至12小时所测血糖,正常情况下位于3.9至6.1mmol/L,当胰岛功能下降或发生胰岛素抵抗时,空腹血糖会逐渐升高,超过6.1mmol/L时为高血糖状态,达到7.0mmol/L时已达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从数值上来看,空腹血糖8.4mmol/L已达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升高后可对人体产生多方面影响,最主要的影响为增加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等靶器官损害,长期升高易增加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其次,相关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可预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高低,可能与具有相似的发病机制相关,这也意味着控制空腹血糖达标有助于增加餐后血糖达标率;此外,空腹血糖升高对糖化血红蛋白影响较大,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幅度越大,空腹血糖占比越大,因此控制空腹血糖达标使控制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重要措施。

餐后2小时血糖是进食第一口食物后2小时所测血糖,正常情况下位于4.4至7.8mmol/L,当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或餐后胰岛血糖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多时,可引起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超过7.8mmol/L时为高血糖状态,达到11.1mmol/L时已达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因此从数值上来看,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已位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边缘。相比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显著特点为波动较大,因此更易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易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可进一步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从而加速糖尿病的进展;在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方面,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将其控制在7.0%以下,而糖化血红蛋白越接近7.0%,餐后2小时血糖对其贡献越大,因此努力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更有利于使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或达到目标范围。

可能部分朋友会问:如上所述,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是否就应诊断为糖尿病呢?不一定。糖尿病的诊断需要参考静脉血所测血糖,以排除测量误差,需要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诊断,即所谓的OGTT;那么,若这组血糖为OGTT所测,是否能诊断为糖尿病呢?也不能。即使为OGTT所测,也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才能诊断为糖尿病:一是合并排尿增多、饮水增多、进食增多与体重减少等糖尿病症状;二是隔日再次测量血糖依然可达到上述数值。在明确糖尿病诊断的同时,还应完善糖化血红蛋白的监测,该指标是反应近三月血糖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主要用于调整治疗方案,其正常值位于4%至6%,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将其控制在7%,若当前的降糖方案无法实现这一控制目标,则应升级降糖方案。


对于这样一组血糖数据,可能多数朋友更关心:接下来该怎么办。所有血糖异常的患者均应改变生活方式,饮食方面应注意控制饮食的质与量,尽量低血糖指数、低血糖负荷饮食,少吃对血糖影响大的食物,对餐后高血糖改善显著;建议餐后半小时至一小时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肥胖患者应注意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可同时降低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同时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等,可增加血糖达标率。经改变生活方式后,若能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可继续生活方式干预,但需要长期坚持;若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则应启动药物降糖,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升高幅度并不大,暂时无需启动胰岛素降糖,可先给予口服药控制血糖。


由于多数血糖异常的患者早期无症状,因此无法明确血糖异常的起始时间,若发病时间较长说明可能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因此在降糖治疗的同时,应注意筛查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包括:

①筛查糖尿病肾病,部分患者诊断为2型糖尿病时可能已经发生肾脏损害,因此需监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肾小球滤过率、尿常规等;

②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要定期行眼底检查;

③筛查糖尿病神经病变,与肾脏损害一样,部分患者诊断为糖尿病时可能已经发生神经损害,因此需要行温度觉、针刺觉、压力觉、震动觉等检查,同时需要完善10g尼龙丝检查以明确发生糖尿病足溃疡与截肢的风险;

④筛查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冠脉、头颈部动脉、下肢动脉狭窄,减少血供以致增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因此需早发现、早干预;

⑤筛查糖尿病足,明确有无麻木、烧灼、疼痛感等神经损害症状,有无跛行、下肢疲劳等下肢血管损害症状,并定期检查有无足部溃疡,完善血管评估,以早干预,降低足溃疡与截肢的风险。


综上,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尚且不能诊断为糖尿病,需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有无糖尿病症状以明确诊断,同时应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指导治疗。在治疗上,所有血糖异常的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少吃高血糖指数、高血糖负荷食物,餐后合理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法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时,应启动药物降糖,空腹血糖8.4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mmol/L升高幅度不大,可先给予口药物降糖。降糖治疗的同时,应筛查靶器官损害,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以早发现、早治疗。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