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一直规律用药,几年后又得了冠心病。为什么你怎么看?

时间:2024-02-22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247评论:0

高血压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因此是中老年人需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但部分高血压患者规律服药且血压控制达标,数年后却依然发生了冠心病,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虽然高血压是引起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但规范治疗高血压却不一定能完全避免冠心病的发生。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冠心病是如何发生的: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堵塞,冠脉不能为心肌供血,以致心肌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缺血损伤或梗死,而冠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这种病变可由高血压引起,也可由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以及吸烟等因素所致。因此防治冠心病,不仅仅需要控制血压达标,还应控制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同时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为戒烟,吸烟可损害冠脉内膜,加速冠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戒烟则可减轻冠脉损害。当然,同时应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饮食,肥胖患者还应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可进一步减轻冠脉损害。

其次,我们需明确,控制好血压可延缓冠脉损害,不一定能避免冠心病的发生。高血压早期起病隐匿,通常不易被及时发现,但却可对冠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冠脉损害在血管狭窄不重时,通常也不会出现相关症状。因此治疗高血压的时间节点很重要,若治疗高血压时冠脉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损害,那么即使此时控制好血压,也不能逆转冠脉粥样硬化,但可延缓其进展,降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而高血压仅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发生冠心病的直接原因为冠脉狭窄或斑块破裂,因此控制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同时,还应对症治疗冠脉狭窄以及稳定斑块,才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需要合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及稳定斑块的药物如他汀。但高血压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需注意:必须严格控制血压达标,需要将其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因为抗血小板药物可引起出血,而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病因,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综上,冠心病可由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等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因此防治冠心病不仅需控制血压达标,还应控制好其它危险因素;由于冠脉损害不可逆转,因此即使控制好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也只能延缓冠脉病变,降低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还需合理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于稳定斑块药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