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腔隙性脑梗但是自己没什么感觉,不用处理吗?为什么?

时间:2024-02-28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798评论:0

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与其它脑梗死不同的是,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因此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较小,经过合理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那么无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治疗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脑梗死俗称中风,是由于头颈部血管严重狭窄或堵塞引起神经功能缺损,但被堵塞的脑血管不同,症状与预后也不同:若堵塞发生于颈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大中型动脉,脑缺血或梗死的范围较大,短期可出现偏瘫、面瘫、肢体麻木等症状,后期很可能遗留单侧肢体力量降低、感觉减退等症状;若堵塞发生于直径小于500微米的小穿支动脉,脑组织梗死的范围通常为1.5至2.0厘米,部分患者也可出现脑梗死相关症状,但症状相对较轻,部分患者甚至可无症状,仅在健康体检时被发现。腔隙性脑梗死属于第二种情况,发病约占脑梗死的20%至30%,虽然腔隙性脑梗死症状轻、预后后,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治疗。


首先,腔隙性脑梗死也属于脑梗死范畴,它通常由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因引起,在这些病因的持续损害下,小穿支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继发闭塞。而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病因在损害小穿支动脉的同时,也可损伤颈动脉、大脑中动脉等大中型动脉,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加重血管狭窄,可继发不稳定斑块形成,当血管狭窄到不能为脑组织提供充足血供,或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时,则可引起严重的脑梗死。因此出现腔隙性脑梗死以后即使无症状,也应干预相关病因,应及时控制血压、血糖达标,戒烟,避免发生严重脑血管事件。不过与其它脑梗死不同的是,高胆固醇血症、酗酒等危险因素并不会增加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但却可诱发其它脑梗死的发生。


其次,腔隙性脑梗死虽然预后较好,但也有复发风险。与其它脑梗死相比,腔隙性脑梗死的预后确实较好,其它脑梗死在发病一年以内,仅有近50%的患者恢复良好;而腔隙性脑梗死不仅恢复良好,且有接近80%的患者可完全恢复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正因腔隙性脑梗死症状轻且预后较好,因此易被多数患者所忽略。但腔隙性脑梗死也是一种易复发的疾病,不少患者发病后由于未控制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未控制血压达标,同时未规律服用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因此间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复发。


在治疗方面,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首先应改变生活方式,应控制钠盐摄入,重在减少食用盐、酱油、味精、高钠食物的摄入,每日钠盐摄入应低于6g,以增加血压达标率;注意减少高糖与高脂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减轻对血糖的影响;同时应戒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若血压与血糖依然较高,应启动药物降压、降糖,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将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有助于减轻对颅内小穿支动脉的损害。

若出血风险较低,无消化道溃疡疾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可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有助于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腔隙性脑梗死复发;若同时合并颈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或不稳定斑块形成,建议服用他汀类药物逆转斑块,防止新生斑块形成,在降低腔隙性脑梗死风险的同时,可降低其它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综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有关,由于闭塞的血管为直径较小的脑血管,因此腔隙性脑梗死范围较小,梗死直径通常为1.5至2厘米;发生腔隙性脑梗死后部分患者可出现偏侧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但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仅于体检时发现;由于腔隙性脑梗死病情较轻,因此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病死率相对较低;但依然需要给予合理治疗,因为部分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可能会复发,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戒烟,需要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若无禁忌症应给予血小板聚集的药物,稳定斑块的药物,降低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在内的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