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
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当常见,大约40%至60%的人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但多数感染者可无症状,以致部分朋友有这样的疑惑:幽门螺杆菌,该不该赶尽杀绝?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与部分肠道微生物不同,幽门螺杆菌并非益生菌,且在特定人群或特殊因素的诱发下,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胃十二指肠损害,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重要的是,幽门螺杆菌属于强致癌物,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幽门螺杆菌并不受待见,部分朋友认为,既然是强致癌物,那么一旦发现就应立即根除,但新近统计发现,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50%,这意味着同桌进餐的人群中,可能有半数朋友或家人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当然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如此高的感染率,就面临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感染人数多,根除治疗成本高;二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接下来可能也会再次感染:三是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无症状,似乎没有必要行根除治疗。因此,是否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视情况而定。
若已经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应根除幽门螺杆菌,因为幽门螺杆菌本身会加重胃十二指肠损害,同时可协同其它致病因素加重胃十二指肠损害,尤其是胃溃疡患者应提高警惕,统计发现不到1%的感染者可能会进展为胃癌。其次是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化生,该病变属于胃癌前状态,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可加速其向胃癌进展,因此应根除幽门螺杆菌。此外,若已经出现异型增生,此为癌前病变,对症治疗的同时更应根除幽门螺杆菌。部分患者虽然无胃十二指肠黏膜病变,但若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可能会协同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因此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也应根除幽门螺杆菌。已经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不良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减少复发风险。由于所有患者会发生慢性活动性胃炎,因此普通人群若有意愿根除幽门螺杆菌,依然可获益。
综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否需要行根除治疗应视情况而定,已经发生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萎缩伴或不伴肠化生、异型增生、糜烂性胃炎、消化不良等患者,应根除幽门螺杆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普通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可降低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