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检查能发现胃癌吗?为什么胃镜检查正常,还会得胃癌

时间:2024-03-05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346评论:0

胃镜是筛查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早期胃镜检查配合胃黏膜活检,有助于发现胃癌前病变及胃癌前状态,通过合理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胃癌的发生。那么为什么部分做完胃镜的人还是得胃癌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首先,我们需明确胃镜是一种检查手段,它的作用在于及时发现胃部疾病,以给予相应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生;其次,以胃镜开展的相关治疗,部分治疗手段仅对症,不能对因,以致胃癌的致病因素可能会长期存在,因此部分患者做完胃镜,又未规律治疗的患者依然会发生胃癌。可能部分朋友会问,胃镜检查出现哪些异常发生胃癌的风险较高呢?首先警惕溃疡,研究发现约1%的胃溃疡患者会进展为胃癌,通过合理的抗溃疡治疗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因此胃镜检查提示胃溃疡时,需早期治疗。其次应警惕萎缩性胃炎伴或不伴肠化生,该病变为癌前预警,进展为胃癌的风险较高,应及时筛查相关危险因素,如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通过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的风险,但不一定能完全避免胃癌的发生。

此外,若胃黏膜活检提示异型增生,则为癌前状态,但异型增生分轻、中、重三型,轻型通过合理治疗有机会逆转正常,重型则不是那么乐观,有时甚至与高分化腺癌不易区分。另一种胃部疾病如胃息肉,可能也会成为胃癌的导火索,以腺瘤性息肉为甚,癌变的风险高于炎症性息肉,尤其是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需引起重视,早期通过胃镜下手术治疗,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胃癌的致病因素中,我们尤其应注意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该感染性疾病在人群中感染率高,且属于I级致癌物。若胃镜检查无相关病变,但若幽门螺杆菌持续存在,将来发生胃部疾病甚至胃癌的风险也较高,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风险。

综上,胃镜是筛查胃部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检查发现相关病变并给予合理治疗,可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不一定能避免胃癌的发生,关键在于能否完全控制胃癌的致病因素。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