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7岁,得糖尿病三年多,血糖始终控制得不好,有什么好方法吗?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血管、肾脏与神经等多种靶器官损伤,是中老年人需要重点防治的慢性疾病,通过合理治疗后,多数患者可控制血糖达标。那么,为什么部分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血糖依然不能达标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与遗传、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以致调控血糖的能力降低,同时可出现胰岛B细胞损伤以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血糖逐渐升高。当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7.8mmol/L可引起心、脑、肾等多种靶器官损伤,血糖升高幅度越大,糖尿病病程越长,对靶器官损伤越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越高,因此血糖升高后应积极治疗。血糖升高幅度不大的患者,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糖,当生活方式干预无效的情况下应启动药物降糖,以尽快控制血糖达标,减轻靶器官损伤。通过合理治疗,多数糖尿病患者可控制血糖达标,但部分患者血糖却长期高于目标范围,此时需考虑多方面因素。
首先应考虑降糖方案是否合理,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降糖难度会逐渐加大,因此需要随之调整降糖方案。初诊糖尿病患者可能仅需要一种药物即可控制血糖达标,但治疗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血糖会超出目标范围,在已改变生活方式的情况下,此时需要再增加一种药物才能控制血糖达标,当药物增至三种依然无法控制血糖达标,则应启动胰岛素控制血糖。因此,血糖长期不达标的患者首先应考虑降糖方案是否合理。其次,还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与不良生活方式关系密切,这就要求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依然需要控制饮食,减少高糖、高脂等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减轻体重,并戒烟限酒等,以增加血糖达标率。因此,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达标需综合考虑。
综上,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达标,首先应考虑降糖方案是否合理,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适当调整降糖方案;其次应注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与戒烟限酒等,以增加血糖达标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