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早上吃了药,到晚上又高了,怎么回事?
高血压患者需要规律服用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才能降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但不少高血压患者均有这样的经历:早晨服用降压药以后,夜间血压会再次升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如何应对?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在早晨服药,目的在于降低晨峰血压,我们的血压每日在不同的时间,均会发生一定波动,尤其是早晨至上午这段时间内,血压会逐渐升高达到一个峰值,然后逐渐降低至基线水平,而血压在升高的这段时间恰好是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高发时期,这是因为血压升高后改变了血流动力学,增加了颈动脉斑块、冠脉斑块的破裂风险,从而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与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同时血压升高增加了脑血管承受的压力,当压力超过脑血管的承受极限后便可发生破裂风险,从而易引起脑出血。所以,高血压患者通常选择在早晨服药,并在晨峰血压来临前发挥降压作用,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以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晨起服用降压药虽有有助于控制晨峰血压达标,但不一定能控制全天血压达标,因此部分高血压患者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而夜间血压升高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可能是降压药作用时间相对较短,不能实现对全天血压的全覆盖;也可能是降压强度不够,药物的降压幅度低于夜间血压的升高幅度;还可能与血压类型有关,以致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降压药不能预期降压:
就降压作用时间而言,不同类别降压药的作用时间有长有短,同一类别不同种类降压药的作用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部分降压药可持续24小时控制血压,部分降压药作用时间只能维持12小时,还有部分降压药的疗效则只能持续几小时。可持续24小时降压的药物,对血压的调控可从早持续到晚,不易出现夜间血压升高;而其余降压药由于无法覆盖夜间血压,因此可能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
可能部分朋友会问:如何辨别所服用降压药的作用时间?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看说明书中用法用量的服药次数,若用法用量告知每日仅需服药一次,那么几乎可实现全天降压,为长效降压药;用法用量告知每日需要服药2-3次,那么说明降压药作用时间可达或低于12小时,为中-短效降压药。因此,服用中-短效降压药的患者出现夜间血压升高,可调整为长效降压药。
就降压强度而言,降压药对血压的控制效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呈升高趋势,血压的控制难度也会增加,既往的降压方案可能无法继续控制血压达标,出现这种情况时不仅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还可能出现其它时间血压升高。此时可通过增加用药剂量达到理想的降压强度,但剂量的增加也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常常会看到这种情况:血压虽然达标了,但患者却不耐受了,可能会因不良反应而停药,所以对降压强度的调整,推荐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顾名思义就是同时使用多种降压药,通常联用两种降压药。但降压药的联用并非任意两种药物均可同时服用,需考虑是否能产生理想的降压效果,同时需考虑是否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兼顾这两方面因素,需要联合降压的患者可使用优选联合降压方案:钙通道拮抗剂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与利尿剂联用,以增加血压达标率。
就血压波动类型而言,正常情况下白昼血压高于夜间血压,且在上午六至十点、下午四至八点各出现一个血压高峰,使每日血压的波动曲线像一把勺子,但部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失去了这种节律性,他们可能出现夜间血压高于白昼血压的情况,倘若他们服用的降压药为中-短效降压药,且服药时间在早晨,那么夜间血压几乎处于“未受控制”的状态,从而也可出现夜间血压升高。
对于这样的情况,可通过换用长效降压药或调整服药时间来控制血压达标。既然早晨服用中效降压药不能控制夜间血压,那么就换用长效降压药,实现24小时持续控压,以增加夜间血压达标;既然这种血压以夜间升高为主,也可将服药时间调整为睡前服药,从而也可使中效降压药发挥理想的控制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夜间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心、肾疾病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从而升高夜间血压,因此夜间血压升高的人群还应排除相关疾病。
综上,早晨服用降压药夜间血压再次升高,可能与降压药的作用时间有关,若所服降压药作用时间仅持续十二小时甚至更短,无法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从而会导致夜间血压升高,更换为长效降压药,即每日仅需服药一次的药物,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其次需考虑降压强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血压会逐渐升高,从而增加了血压控制难度,不仅会出现夜间血压升高,还可能出现其它时间的血压升高,此时需要增加降压药的作用强度,可通过联合用药,即使用降压机制不同的两种药物,不仅可增加血压达标率,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增加血压达标率;若血压波动类型为白天血压相对较低、夜间血压相对较高,可将降压药更换为长效降压药,或睡前服药,有助于增加夜间血压达标率。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