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时什么样的感受,才对自己的疾病有用?
实在好的针灸医生自己手下也有特殊感受!这种感受叫做 - 得气。得气是指将针刺入穴位后所发生的经气感应,也叫做"针感"。
针刺后,病人在针刺部位感应有酸、麻,胀、重等感受,有时还会泛起差别水平的感应扩散及传导。施术医生也会感应针下有繁重、紧涩等感受。而针刺未得气时,病人针刺部位无特殊感受;施术者亦感应针下空虚无物。
正如《标幽赋》中所形容的:“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得气快慢,不仅直接关系针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窥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用。”《标幽赋》亦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这都充分说明了得气与否的重要意义。临床上一样平常是得气迅速,疗效较好; 得气较迟或不得气,一样平常疗效较差,甚至没有疗效,预后亦差。
因此,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就要检查针刺的角度、深度和取穴是否准确,手法是否适当,并实时予以调整,这样再次行针时,大多即可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正气虚惫,以至经气不足; 或因其他病理因素,感受缓慢,甚或损失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加艾灸、温针等方式,以助经气的来复,而促使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对此。当思量配合或改用其他治疗方式。
谢谢人人的阅读,迎接谈论区留言探讨
深入解读针灸的治疗作用和特点,荐收藏!
针灸治疗是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理论基础,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辨证为纲领,并注重经络穴位诊断。 治疗时首先辨别疾病所在的部位(即在脏在腑、在经在络、在表在里)、疾病的性质(即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其次根据辨证,并在深入了解经与经、穴与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