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足太阴脾经既有“足太阴之络”,又有“脾之大络”?
人人好,这次来探讨关于“脾之大络–大包穴”的诸多疑心解疑。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脉,走向内外经,以增强两者之间的联系。足太阴脾经已有“足太阴之络”公孙,为什么又有“脾之大络”大包呢?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分清“经”与“脏”的看法。
“足太阴之络”是四肢部的络,属于“经”的分支,它“别走阳明”,相同足太阴与足阳明内外两经之间的联系;而“脾之大络”是躯干部的络,通于“脏”,它“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突出脾与四肢百节的联系。以是称之为“大络”,主要是为了与四肢之络相区分。
五脏中为什么仅“脾”有大络而其他四脏没有,这可说是对脾脏功效的推重。
脾居于中焦,与胃相合,主腐熟水谷,是气血生化之源,有似五行中的土性。其中,胃于受纳饮食之后,对水谷精微的消化吸收,浇灌五脏,洒陈六腑,濡养百骸,则有赖脾的健运。正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素问·厥论》也指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脾之大络就是这种“土旺四旁”功效的体现。此外,人体前有任脉络,相同腹部经气;后有督脉络,相同背部经气;侧面则有牌之大络,出腋布胁,相同胸胁部经气。这样,躯干的前、后、侧三部各有一络,加上四肢部的十二络,使人体上下左右,内外前后,紧密联系,组成一有机整体。以是足太阴脾经既有四肢部属于“经”的络,又有躯干部属于“脏”的络。前者为四肢部十二络之一,后者为躯干部三络之一。
两者的区分意义,清代张隐庵注解可供参考:
“夫脾之有大络者,脾主为胃行其津液,浇灌于五脏四旁,从大络而布于周身,是以病则一身尽痛,百节皆纵,而血络之若罗纹,以络于周身;足大阴之大络者,止并经而行,散血气于本经之部门,是以足太阴脾脏之有二络也……曰足太阴之大络,曰牌之大络,分脾脏、经气而言也。”
这里称“足太阴之大络”,是将十五络都称作“大络”,以与低一条理的“小络”相区分。实在这“大”字不必加。杨上善《太素·十五络脉》注说:“十五络别出小络,名为孙络。”据《灵枢》纪录,只有“脾之大络”称大络,其余十四络只称作“别”即“别络”,可见稀奇推重“脾之大络”。在胸胁部可见“若罗络之血者”,这是“大络”所属的小络。
现在临床上接纳的挑刺出血和躯干部刮痧等法,可说是对脾、任、督三络的施治。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若有差别看法迎接留言谈论!
深入解读:无形的经络如何指导中医诊疗疾病
不懂经络,伸手便是错,那中医的经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怎么通过经络来开展诊治作用呢?一般来说有四个大的方面: (一) 说明病理变化 1.传注病邪 : 在正虚邪乘的情况下,经络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①表病传里: 根据人体营卫气血的盛衰状况,外邪或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