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针刺深浅的客观依据有哪些?
针刺的深度主要凭据穴位所在的剖解特点而定,一样平常来说,位于头面、胸背、手足等肌肉浅陋或相近主要脏器的穴位宜浅刺,而腰腹、四肢等肌肉丰盛处的穴位可适当深刺。但这只是一样平常的原则,在临床上还应当连系病人的体质强弱、病位深浅、证候虚实和时令冷暖等情形同时思量,适当掌握针刺深浅和手法强度,以取得优越的效应。
(1)体质强弱
人的体质有强弱,体型有肥瘦,岁数有老幼,性别有男女,在心理机能上各有所异,因此针刺的深浅和强度也必须适当变通。《灵枢·终始》篇说:“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指形体;气,主要指对针刺感应的敏捷度。《灵枢·逆顺肥瘦》篇曾剖析病者的差别体质,对肥人、瘦人、凡人(肥瘦适中人)以及壮士、婴儿,其刺法要求有所差别。肥人和壮士之“重”(凝重)者,即强壮而稳重的人,大多“血浊、气涩”——血液浓度较高,针刺感应不太敏捷且有耐受力,对此可以深刺、留针,甚至是“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对于瘦人和壮士之“劲”(轻劲)者,即瘦小而灵巧的人,大多“血清、气滑”——血液浓度不高,针刺感应敏捷(“易脱于气,易失于血”),对此宜浅刺疾出。一样平常的人(凡人)属于“血气和调”,可以照一样平常的深浅施治。小儿由于“肉脆、血少、气弱”,宜用细小的毫针“浅刺而疾发针”——刺得浅而很快起针。后人凭据这一原则做成专用的皮肤针具,初时就称做“小儿针”。
(2)病位深浅
疾病的部位有浅有深,病浅刺浅,病深刺深,这是《内经》早已提出来的治则。《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灵枢·官针》篇说:“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泻……”这就是说:病位浅的,针刺太深,反而损伤正常组织;病位深的,针刺太浅,病邪不得散泄,就起不到治疗效果。《素问·刺齐论》还按人体皮,肉、筋,骨的差别条理,提出“砭骨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或是“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意指针刺必须连系病邪所在的部位来思量,不宜过浅或过深。这种浅深观点,主要是就皮、肉、筋、骨的条理而言,要求针刺到达病位,制止误伤。对于脏腑要害,则不能说直达病所,而是列为“刺禁”,稀奇提出“藏有要害,不行不察!”深以为戒。
(3)证候虚实
疾病的证候有虚有实,虚证宜补法,实证宜泻法,这是刺法的总则。作为外治的方式,针刺是以“攻邪”为主,“出血”“出气”,作用都是偏于“泻”;相对于泻法即称为“补”。泻法连系深刺,到达“出气”或“出血”;补法只宜浅刺,不要“出气”或“出血”。《灵枢·终始》篇说:“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泄其气”,既是指其泛起感应,又指泻其邪气;“精气无得出”,则是不出血、不出气,从而保留其真气起到“养其脉”的作用。
(4)时令冷暖
四时季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人体受天气的影响,心理状态也随着有所差别。《灵枢·终始》篇说:“春气在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时为齐(剂)。故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齐,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齐。”说明随时令冷热的差别,人的气血会有深沉或浅薄,《难经·七十难》注释说:“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春夏时,阳气浮于上,腠理开疏,气浅,故宜浅刺;秋冬时,阳气潜于下,腠理固密,气深,故适当深刺。天气冷热还关系人的肥瘦。《标幽赋》说的“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这是对上述内容的简要归纳综合。可见时令冷热能影响气血的浮沉,在针刺时主要照样看重病人的肥瘦等具体情形而掌握好深浅。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知识!
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如何应用?
“子母补泻法”是根据五行理论选用五输穴以治疗各经虚证和实证的配穴方法,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形成“子午流注针法”,所以要想熟练运用本法,对五输穴要熟记记忆。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贯穿本法的关键。根据《难经》所述,并、荥、输、经、合五输穴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