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若何应用?

时间:2020-02-09作者:wanhu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727评论:0

“子母补泻法”是凭据五行理论选用五输穴以治疗各经虚证和实证的配穴方式,厥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子午流注针法”,以是要想熟练运用本法,对五输穴要熟记影象。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是贯串本法的要害。凭据《难经》所述,并、荥、输、经、合五输穴各有五行属性:阳经的五输穴,依次为金、水,木、火、土;阴经的五输穴,依次为木、火、土、金、水。阳经五输与阴经五输之间具有刚柔相济的作用。其五行配合关系见下表

疾病分属于十二经,各配属五行,这样每一经都能定出一个与其统一五行属性的穴位。如肺经属金,其金性穴为经渠,另定出一对母穴和子穴。如土生金,肺金母穴为太渊;金生水,肺经子穴为尺泽。倘使肺经虚证,可补其母穴太渊,叫做“虚则补其母”;肺经实证,则可泻其子穴尺泽,叫做“实则泻其子”,这是说的本经子母补泻。

此外还有异经子母补泻,由于经与经之间也有子母关系。例如肺属金,其母经属土,为脾经;其子经属水,为肾经。肺经虚证,可取脾经的穴或其土穴太白;肺经实证,可取肾经的穴或取其水穴阴谷。临床应用多以本经子母补泻为主,一样平常可与其他穴位相配伍。如《针灸大成》卷八所载:唾血振寒,取穴:太溪、三里、列缺、太渊。其中,太渊为本经母穴,配足三里为土经土穴,用以补土生金。列缺为本经络穴,太溪为水经原穴。同用以清虚热而益肾阴,起金水相生的协同作用。

谢谢人人的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

背为阳腹为阴,为何足阳明胃经却循行于胸腹?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从十二经分布来看,大体上符合这一原则:阳经循行背面及四肢外侧,阴经循行腹面及四肢内侧;只有足阳明胃经不同,在躯干部循行于胸腹前方,这是为什么呢? 《素问·阴阳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