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的“平补平泻法”有哪几种用法?
“平补平泻”一词,首见于明代陈会的《神应经》,厥后杨继洲在《针灸大成》中又有所叙述,近人在讲针刺手法时也将此作为刺法名。上述三者,名称虽同,现实用法却不完全一样。
(1)先泻后补法
《神应经》所说的“平补平泻”,是指一种“先泻后补”的刺法,以为施针时应先行泻法,在“泻邪”的基础上,然后施用补法,补其“真气”。原文说:
“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消瘦,不行专行补法。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
陈会的针法出自席弘,主要以左转、右转捻针来分补泻,又连系阴阳经、左右侧、男女的差别,区分得很繁琐。“先泻后补”现实是将“泻法”和“补法”的转针先后并用以增强手法操作。
(2)小补小泻法
《针灸大成》所称的“平补、平泻”,则是指“小补”、“小泻”,这是杨氏从补泻分巨细的论点出发而出来的,相对于“大补”、“大泻”,这是指一种刺激量较小的操作较简朴的平和补泻方式。《针灸大成·问刺有巨细》条下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尔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以按针为主就是“平补”,以提针为主就是“平泻”,不用过分捻针。
(3)得气为度法
近人所称的“平补平泻”,则是指一种不分补泻的以得气为主的刺法。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针灸学》试用课本(1979年版),在注释平补平泻时说:“进针后平均地提插、捻转,得气后出针,为平补平泻。”这种以得气为度的刺法,有人以为相当于古代所称的“平针法”,它注重手法上的平和,而与《神应经》的先泻后补,《针灸大成》的小泻小补意义不完全相同。
我个人以为针刺自己偏泻,以刺入后左右缓慢同至数捻转,得气后留针,十分钟后同样手法施术,三次施术起针,人人都是怎么运用的?
叶氏对“厥阴之阳”的论述,对后世用药有何启发?
清代医家叶天士对于肝的症候有独到的阐发。在《临证指南案》中提出了“厥阴之阳”,或称“厥阴肝阳”、“厥阴风阳”、“厥阴内风”、“肝风厥阳”、“厥阴肝脏中阳”等,这在临床上是有重要意义的,足厥阴肝经何以会有“厥阳”呢? 从阴阳之中又有阴阳的理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