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支节”和“三百六十五节”?
“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灵枢·海论》的这段文字经常被引用。其中所说的“支节”是指什么呢?是指四肢枢纽吗?不确切,由于经络的漫衍不限于此。
准确的注释应是指以全身穴位为主的体表各部。把穴位说成“节”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如果把经络看成竹管状的通道,那经络上的穴位就好比竹管中心的“节”。最近报道的一些循经感传征象,当感传到某些穴位时常有停留,不是很快地通过,有的还要加以“接力”后才继续上传。例如探测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后,循经19个穴位中17个有这种停留征象,其泛起次数最多的是肩髑穴,感传暂停时间最长的是曲池穴。这种征象,似乎反映了“节”的特点。昔人所说的“通关过节”,就是说明感传在大枢纽部一样平常较难通过。大枢纽是大的节,一样平常穴位可说是小的节。“外络于支节”,意指经络漫衍到全身,而穴位是其气血灌注较为集中的部位。
“脏腑——经络——支节”的联系,昔人主要是通过“以外知内”的方式(外诊法、外治法)总结出来的。《灵枢·师传》所说的“体态支节者,藏府之盖也”,论述的就是这个原理。所说“以支节知而阅之”的外诊法,从“支节”推测脏腑的功效流动,其部位就包罗躯干部及头面五官。如“巨肩、陷咽”关系到肺(喘息状态),“唇舌好恶”关系到脾,“耳好恶”关系到肾等。包罗的局限相当普遍。
单称“节”的则多指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情之所游行收支也,非皮肉筋骨也。”这是明确给穴位下的界说。《灵枢·小针解》作了注释:“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意指细小的络脉漫衍到各穴位,这里不同于一样平常的皮肉筋骨,而是具有特殊作用。“神情之所游行收支”很有深意,说明“神情”游行于此,既向外“出”,又向内“入”,这话将穴位的渗灌气血、反映病痛及补虚泻实的针灸治法都归纳综合到了。近代实验研究说明,穴位处有厚实的神经、血管漫衍,临床检査可发现压痛、敏感、皮肤色泽异常及电阻较低等征象这些内容,都可作为“神情之所游行收支”的弥补注解。
《素问·调经论》:“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必被经脉………”节有病,有什么样的显示呢?张景岳于《素问·三部九候论》“节而刺之”的句下注解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支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合处索而刺之。”所谓结聚,当包罗近人所称的皮下硬结、结节、索条状物等。其泛起不限于四肢,于背部更为多见。能“索而刺之”,可知这是有形可索的“节”。这是“节”的另一层寄义。
将穴位的数字说成“三百六十五”,显然是套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数字,现实这是个约数。据《针灸甲乙经》所载,全身共349穴,直至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所载,也不外361穴。说成“三百六十五节”或是去掉零数说成“三百六十节”,在那时只是约莫的估量。《内经》之外,《韩非子·解老》、《吕氏春秋·达郁》、《春秋繁露·人副天数》、《淮南子·天文训》等书都提到过人有“三百六十节”。可见在战国、秦、汉时期,这一说法已很通行。
穴位的数字历代续有增添,经穴之外又有许多经外奇穴。穴名的增多,在形式上是一种生长,但须通过循名考实,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能从众多穴位中找出其要点,使熟悉深化,这才是更主要的生长。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十二经脉是根据什么命名的?有何演变?
读这篇文章之前,我想先考大家一个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十二经脉的名称,例如“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是在哪本书上给定名的?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从各经脉的命名可以看出,这一理论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演变过程。关于十二经脉的记载,一般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