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病入膏肓”到“行使膏肓”治病,这套理论可不是那么简朴!
“膏肓”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左传·成公十年》。那时晋侯有病,请秦国的医缓来诊治。医缓以为晋侯的病是在“肓之上、膏之下”,这部位灸既不行,针又不行,药力又够不到,即所说的“攻之不司,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所说“肓之上、肓之下”是什么地方呢?什么叫“膏”,什么叫“肓”呢?一样平常接纳晋代杜预的注解:“心下为膏;肓,膈也。”后人据此,将“膏肓”注释作膈之上、心之下的清闲处。病邪盘踞这里,示意病情深而不行救药。如果能有救治的妙法,则说明医术的高明。
“膏肓俞”是凭据这一故事而命名。此穴不见于《针灸甲乙经》,可见在早期的《明堂孔穴》一类书中没有纪录。现存最早的纪录是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中《灸膏肓俞法》说:“膏之下、肓之上,针药所不能及者,即此穴是也。”将此穴命名为膏育俞,是为了解释其治疗作用的突出,但终究不能把穴位所在看作是“病入膏肓”的所在。混为一谈是纰谬的。
将膏肓部位注释作膈之上、心之下的清闲处,是否相符原意呢?这里有个疑问:膏是脂膏,是脂肪,漫衍面广,不应作为某一部位来指点。据考证,膏肓的“膏”字现实是“膈”字的传误。古代膈字通作“鬲”,与“膏”字形近似。唐代孔颖达《左传正义》引刘炫说:“膏”当为“鬲”。又《说文解字》:“肓,心上鬲下也,”依此注释则“膈”之下是“肓”,“肓”之下是“心”——这“心”应是指心窝部而不是指心脏。肓的现实意义,相当现在所称的腹膜,古代又称“肓膜”。《史记·扁鹊传》说的“揲荒、爪幕”,是同音借用“荒”“幕”两字。
由于膈在上、肓在下,以是将两者之间说成“肓之上,膈之下”,厥后却由“鬲”误成“膏”,这在《内经》中也有同样的例子。现行的《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膏之原,出于鸠尾”,“肓之原,出于脖”;据靠近古本的《太素》卷廿一纪录,“膏”字正作“鬲”。杨上善注:“膈气在于鸠尾之下,故鸠尾为原也”;“肓,谓下肓,在齐(脐)一寸”,据《针灸甲乙经》,应是指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为什么将鸠尾穴作为“膈之原”、气海穴作为“肓之原”呢?从杨注看是容易明白的。这是由于鸠尾穴当胸骨剑突下,被看成是膈之所系:气海穴则在脐下,即所称“下肓”被看成是肓膜所系。可知“肓”不同于“膈”。自《左传》“鬲”误作“膏”,而杜注又将“肓”释作“膈”,可说是一误而再误。
膈、肓之原,另有一条佐证。《素问·举痛论》:“冷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王冰注说:“膜,谓鬲间之膜;原,谓鬲、育之原。”可知王冰那时所建的《灵枢》原文,“膏”字也正是作“鬲”。
肓膜漫衍在肠胃等脏腑之外,其局限很广。《素问·别论》说:卫气“薰于肓膜,散于胸腹”。王冰注:“肓膜,谓五脏之间鬲中膜也。”这是将胸腹部脏腑外边的膜统称肓膜;缩小局限说,主要是指六腑外边的腹膜。《素问·腹中论》:“其气溢于大肠面著(着)于肓,肓之原,在齐(脐)下”,即解释肓的主要部位在腹。针刺腹部穴,一样平常可刺达腹膜来取得感应。《灵枢·胀论》说的“陷于肉肓,而中气穴”;“针不陷肓,则气不行”,就是将“陷肓”作为深度的尺度。临床上在刺到脂肪层一样平常无特殊感受,到达腹膜则可泛起酸胀感。但对于胸膜却不行刺到“陷肓”,否则会泛起外伤性气胸。
穴位以“肓”为名者,在脐旁五分有“肓俞”,其命名意义与脐下的“肓之原”相仿;在膀胱俞外一寸半则有“胞育”,胞应读作抛,指膀胱,其命名似与肓膜下达于膀胱部有关;三焦俞外一寸半为“肓门”,似指卫气通行三焦,“薰于肓膜”,故名。综合起来,可以说,肓膜上及于膈,下达于膀胱,前连于脐,后附于脊里。《说文解字》以“心上、鬲下”来注释,只是就其上部与膈相合的部门而言。
“膈肓”连称,在《内经》中另有条例证。《素问·刺禁论词说“鬲肓之上,中有怙恃。”这是指胸内有心肺两脏。膈在肓之上,膈肓之上也就是膈上。膈肓之间、肓膜之外可以有些清闲,“病入膏有”的观点可能由此而发生,但我们并不能将“肓”直接注释作清闲。如张景岳《类经》卷十七注说的“凡腔腹肉理之间、上下清闲之处,皆谓之育”,这是不确切的。
关于膈,《针灸聚英》巨阙条载:“凡人心下有膈膜,前齐鸠尾,后齐十一椎,周围着脊。”说明昔人对膈的位置观点是明确的,鸠尾称为“膈之原”,其主治症也多与膈有关。因膈介于胸、脘之间若“膈咽不通,食饮不下”(见《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故《针灸甲乙经》以鸠尾治“喉痹、食不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补充作“咽壅、水浆不下”,都是指饮食晦气的见症。《千金方》主胸满、咳逆、心寒、胀满、不得食、心痛、善哕等,也是指心窝部痛、胀闷、呃逆、呕恶一类症候。又因其近心,故以治癫痫。又因任脉之络“下鸠尾,散于腹”,故本穴还治腹皮痛、瘙痒等。总的看来,鸠尾穴有利胸膈、和脘腹、清神志的作用。如将此称作“膏之原”,就会难以明白。
气海称为“肓之原”,因肓膜联系大小肠,故《灵枢·四时气》以本穴治大小肠病。说:“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说明气海穴能利气、缓拘急,适用于肠鸣、腹痛、胀气等症,且可与胃肠合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配用。后人还以气海治种种气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列作温阳、益气的主要灸穴。
以上说明,膏肓的名称虽然已习用了两千年,现实上“膏”字是“膈”字的传误。这可以从《内经》和有关腧穴的纪录获得证实。从“膈之原”、“肓之原”来看,与其位置特点和主治作用都是切合的。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人中穴不止可以急救,作用还有很多!
水沟又称人中,位于上唇人中沟上三分之一折点处,这一定位是根据《针甲乙经》所载”在鼻柱下,人中“而来。这是手、足阳明与督脉交会穴,具有醒脑开窍、升阳通气、舒筋利脊的治疗作用,常用于急性病症。 (1)醒脑开窍 对于猝然晕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或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