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书中常提到的“惺惺”及“惺惺穴”到底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0-02-26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349评论:0

针灸书中多处见到“惺惺”两字。如《天星十二穴治杂歌》内庭条:“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肘后歌》谓“狂言冷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此外,另有“蛤蟆肉上惺惺穴”等。“惺惺”一词事实是什么个意思呢?

“惺”字最早见于唐代,读作星,此字大概是从“醒”字分化出来。“惺惺”一词,是明了、苏醒的意思。唐代僧人玄觉一首谒,内有“惺惺寂寂是,无记寂寂非”句。意思是对别人的一点点“是”都得记清晰,对一点点“非”则不必去记。宋代朱教儒的词有“只为太惺惺,惹尽闲烦恼”,明代刘基《醒斋铭》谓“昭昭生于惺程,而愦愦出于冥冥”,都是指头脑清晰、敏捷为惺惺。元曲中有“惺惺惜惺惺”一语,此处的“惺惺”即指聪明人、明了人

针灸医籍中所说的“惺惺”,也是取其苏醒的意思。“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意指内庭穴能泄热、降胃逆,故可清神。“狂言冷汗如见鬼,惺惺间使便下针”,意指间使穴能清心、宁神,故下针后便可使之“惺惺”。又有“腰腿疼痛十年春,应针不了便惺惺”,是指对久患腰腿痛者,可配用局部的“应”穴(以远穴为“主”,近穴为“应”),不等针完就会感应轻松

惺惺”除了作为一样平常用语外,还用来称谓穴位。《医学入门》载:“针晕者,神气虚也……甚者针手膊上侧,筋骨陷中,即蛤蟆肉上惺惺穴,或足三里穴,即苏。”蛤蟆肉,指肱二头肌于屈时呈隆起处(近人称为“肱中”穴),此处作为晕针的抢救穴,又名“夺命穴”。因其能醒昏厥,故称“惺惺穴”

又,宋代张舜民《画墁录》载:宋仁宗得病,服药未验,召民间“草泽医”来治,用针从脑后刺入,才出针,仁宗开眼说:“好惺惺!”越日病大减。后称该穴为“惺惺穴”,这现实是指脑后的风府穴。可见,两穴都是因其有开窍醒脑的作用而得名。

谢谢人人的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骨折了需要打吊针吗?有什么注意事项?

关于骨折的问题很多,比如很多人会问如果骨折了需要打吊针吗?如果没有软组织开放性损伤导致感染,可以不需要静脉输液,也可以输点抗炎消肿的药物。如果需要输液一般输液一周左右,等不发热,血象检查不升高,三天后停药。#清风计划# ​ 还有就是骨折之后有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