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怎样?
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间的关系, 一样平常以为,补法为轻刺激,泻法为重刺激。但《千金翼方》却明确提出:“补泻之时,以针为之:重则为补,轻则为泻;虽有分寸,得气即止。”事实孰轻孰重,应从补泻法的演变情形举行剖析。
(1)补轻泻重说 补泻法的早期纪录应首推《内经》。《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圆: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这里首先提出泻法,以捻转动作为主,使针刺感应扩散,最后还要摇大针穴,以使气出;其次提出补法用稍微转动而逐步推进,勿使大动以保留其真气。《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的:泻主“放而出之”,补主“如蚊虻止”;《灵枢·终始》篇也指出:“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从这些纪录都可以体会出,泻法的刺激较重,而补规则较轻。厥后《医学入门》提出:“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益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重深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泻夺实在也。”更明确地提出了补法宜轻浅,泻法宜重深。这都是相符补轻泻重说的。
(2)补重泻轻说 《千金翼方》的“重则为补,轻则为泻”应若何注释呢?这可从后世刺法中获得说明。行针的动作总的离不开提插和捻转,后世创用的种种补泻法均以此为基础。一样平常以为紧按慢提(重插轻提),或左转,为补;紧提慢按(重提轻插),或右转,为泻。剖析提插捻转与轻重的关系,若是以左转与右转相比,一样平常大指努出时(左转)要比收入时(右转)用力为大;以插与提相比,重插亦较重提的刺激为重。若是结合补用“九阳数”、泻用“六阴数”则其刺激累积数也以补法为多。依此看来,后世补泻法的运用均相符《千金翼方》所说的“重则为补,轻则为泻”。
(3)补法泻法各分轻重说 《内经》区分补泻法的用意,主要是以使“气不得出”为补,使“大气皆出”为泻(见《素问·离合真邪论》)。《难经》在《内经》的基础上,提出了“得气,因推而纳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也是同样用意。后世据此生长成为“紧按慢提”和“紧提慢按”补泻法。以致将早期的补轻泻重转变成厥后的补重泻轻。为了分清这种轻重关系,明代杨继洲提出了“刺有巨细”的看法。他说:
“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尔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见《针灸大成》卷四)。
意指无论补法或泻法,都可分出“平”与“大”,也可说是“轻”和“重”。平补、平泻是一种较轻的补法和泻法,一样平常不分层,以徐疾提插为主,少用捻转,振幅较小;大补大泻则是一种较重的补法和泻法,接纳分层或不分层,提插、捻转较多,振幅较大。如“烧山火”、“透天凉”、“子午捣臼”、“龙虎升腾”等法皆属于后者。临床上应当凭据患者体质、病情、部位等差别情形,选用轻重适当的补泻法。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针灸时如何区分“天、地、人三才”?
天、人、地,称为“三才”,后世刺法用来说明进针的深度,对各针灸医家有着重要影响。 明代的《金针赋》中有说:“初针,刺至皮内,乃曰‘天才’;少停进针,刺人肉内,是曰‘人才’;又停进针,刺至筋骨之间,名曰‘地才’。”这种分层的名称在“烧山火”、“透天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