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得气感与补泻的关系
张桐卿凭据《针灸大成》在有些穴位的刺法中有“得气即泻”一语,给泻法下了这样的界说:“气至就是泻,并无庞大的手法叙述。”这是一种误解。所谓“即”,在这里不能做判断词“是”讲,而应做时间副词“随即就”讲。“得气即泻”的本义是说,某穴在针刺得气后,随即就施以泻的手法。如果把得气即泻”理解为得气就是泻法的话,那么,针灸名言“气至而有用”,岂不成了针灸治疗只有施行泻法才有用吗?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熟悉。
凭据“得气即泻”的本义,可以从中领悟出得气与补泻的关系。那就是得气在前,补泻在后。得气是补泻的先决条件,补泻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实行,才气收到优越的治疗效果。而补泻手法的实行,反过来又可促进和增强得气之感。
针刺补泻的实行,不只要凭据差别的患者、病情和病位灵活处理,而且还要掌握一个时机的问题,即在什么时候施行补泻手法,才气更快地发生和更好地施展其补泻作用。《难经正义·七十九难》中说:“欲为补泻,当先候针下之气。”《针灸大成》也说:“气之未至,或进或退,或按或提,导之引之,候气至而方行补泻。”(注《标幽赋》)“未得气者,若鱼之未吞钩既吞得气,宜用补泻……察其气以为补泻,候气至然后迎之随之。”从文献所纪录古代针灸医家的大量临床实践体会看,得气是补泻的条件和先决条件,针刺补泻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举行,才气收到治疗疾病的预期效果。不得气而行补泻就很难收到治疗疾病的预期效果。补泻手法的实行,反过来又可增强得气之感,最后到达阴阳平衡、虚实得调的目的。
得气包罗酸、麻、胀、重、痛、走等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有时是综合泛起,有时则是单一泛起的。针刺有些穴位如十宣、十二井、人中、素髎、耳尖及耳穴等,均可发生较强的疼痛,从而治疗热病、昏厥、中暑、癫狂等疾病。在这种情况下,疼痛不只是针感,而且具有较大的刺激量。而毫针浅刺、沿皮透刺、皮肤针叩刺、腕踝针刺法,患者均只有稍微的触觉,同样有治疗作用,仍属于有用刺激。针刺补泻刺激量的巨细,古代针灸文献早有类似纪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意即实证可用刺血疗法(显然是泻法),刺激量大;虚证只宜轻刺,导引其气,刺激量小,而为补法。《灵枢·五禁》提出“五夺不行泻”,说明机体在极端虚弱的情况下,不能施以刺激强度大的泻法。否则,“经气太虚……泻之则真气脱”(类似晕针征象)现今临床上,针刺提插、捻转补泻中,频率慢、幅度小、用力轻、时间短的,刺激量就小;反之,刺激量就大。而开阖补泻中,泻法要求摇大针孔,也就是一种增强刺激量的手段。再从《灵枢·背俞》关于艾灸补泻的叙述中也可清晰看到,补法不吹其火,等其自燃,取其火性平和;而泻法速吹其火,使其快燃,要求火力强烈。至此,补与泻的刺激量孰强孰弱也就不言而喻了。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选用“章门穴”时不用细寻吗?
记得在一次教师公开课上,一位教师讲授针灸治疗“胁痛”。在讲到针灸治疗处方时,他提到了足厥阴肝经的章门一穴,并以《百症赋》“胸胁支满何疗?章门不用细寻”之歌赋为引证说:章门穴治疗胸胁支满,不需要认真仔细地定位取穴。这显然是一个荒唐的误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