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手法

时间:2021-03-11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012评论:0

经络穴位是针灸学的基础,而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病的疗效保证。针灸手法种类繁多,然则总的提要切领不外乎“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进而引申出林林总总的指导原则。其中,“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手法是不能忽略的手法,下面我们就漫谈一些使用履历。

1.传统意义上的明白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手法是阴阳理论在针灸学中的应用,传统意义的明白是多是从选穴角度来明白的。

疾病性子有阴有阳,穴位所在的部位也有阴有阳,所谓“从阴引阳”就是指治疗病理性子属阳的疾病,选穴需取阴经的穴位;“从阳引阴”就是指治疗病理性子属阴的疾病,选穴需取阳经的穴位。

好比,五脏疾病多为阴病,这时刻就可以选用在阳部的背俞穴来治疗;六腑疾病病性属阳,可选用在阴面的募穴来治疗。

2.对“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手法的履历性明白

传统的注释是从选穴角度来明白,实在对于此观点还可以从针刺条理来明白,若是将二者连系,往往效果会更佳。

我们都知道,一个穴位都有一定的针刺深度,所谓“春夏刺浅,秋冬刺深”也可以从阴阳属性来明白。表浅为阳,深邃为阴。那么,若是单单从条理深浅来明白这一手法就很容易了。

“从阴引阳”就是指针刺阴面穴位至穴位深部,在深部得气后,使针下气感深沉至对侧的阳部,或让针感在阳部通报,最后再随着患者呼吸徐徐提针至穴位浅部,留针或不留针,凭据病情需要酌情选择。

“从阳引阴”就是指针刺阳面穴位至穴位浅部,在浅部得气后再深刺至穴位深部,使针下气感深沉至对侧的阴部,或让针感在深层通报,最后再随着患者呼吸快速提针至穴位浅部,留针或不留针,凭据病情需要酌情选择。

这种针刺手法重在医生对针下的感知,对针刺条理的掌握,在平安范围内去体会针下气血的动向,通过对针灸针的干预从而导引气血流向所需要的条理。

3.临床中的现实应用

临床中这种手法照样很常见的,好比在腹胀中的应用就需要用到从阴引阳。曾经一个50多岁的女性患者,腹胀2年余,在通过辩证之后,为实热证,病性属阳,取中脘穴,用4寸针灸针,先深刺至中脘穴深部,在深部得气后,施以捻转泻法,再随着患者呼气将针徐徐拔出,不留针。

当针在穴位深部捻转时,这时刻患者可出现从脊柱后方上下传导的感传征象;在将针身缓慢从穴位深部拔出时,医者可感受针下被吸住一样,随着针身的浅出,感受气就像被拉出来一样。这就是“从阴引阳”针刺手法的主要操作。

这个患者在针刺两次之后,腹胀感已经减轻四分之三,后继续针刺,共针刺5次之后腹胀完全消除。虽然,之前也接受过针灸治疗,皆是针刺深度未到达所需要的水平,不能将阳气引至腹面,不能将腹部的邪气驱除体外,从而也不能到达预期效果。

对于“从阳引阴”应用的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阳部的穴位好比背部腧穴多不能深刺太过,且不需要深刺。应用最多的也就是热病选用大椎穴的时刻,先将针在浅部得气,快速刺入深部,捻转得气后,将针快速拔出,不按针孔,如若出血效果更佳。

以上就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手法的体会,对于针刺来说,掌握住大原则,再在临床中体会、推测、总结,从而推演、验证疗效,才气提高自己的手艺,究竟针灸是门手艺,需要的是能够对疾病发生疗效,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研究,有用才是王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迎接人人关注我,迎接谈论、点赞、转发,谢谢!#针灸##中医##科普#

扎了很久针灸没有效果,作为针灸医生的你该如何提高针灸疗效?

针灸是中医的重要手段,是老祖宗经过验证总结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并且得以信赖,这也让我们针灸人越来欣慰。 患者李阿姨,今年55岁,反复偏头痛近2年,在当地三甲医院做了各项检查均显示没有问题。给予止疼药口服,效果均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