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的人应该注意什么?

时间:2024-03-07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1374评论:0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显著升高可增加心脑血管、心脏、肾脏等靶器官损害,积极控制血压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但若治疗不当也会对靶器官产生不良影响甚至诱发急性心血管事件。那么,血压高的人应注意些什么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控制血压达标是治疗高血压的首要任务,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能正确降血压。在降压速度方面,不少初诊高血压患者均希望快速控制血压达标,但有时降压速度过快,反而可能会对靶器官造成损害。血压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血流动力,满足心脏、大脑、肾脏等各组织器官足够的血流灌注,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靶器官适应了当前的高压状态,且需要有较高的压力才能获得足够血流灌注,若血压突然大幅降低,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急聚减少,可能会引起缺血缺氧,由于大脑对缺血敏感性较高,因此部分患者可出现头晕,其它器官如肾脏、心脏等可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不宜过快,应缓慢控制血压达标。

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建议在4-12周的时间内时间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可使各组织器官缓慢适应血压的改变。由于老年人对较低范围血压的耐受性更差,因此老年人高压可适当放宽10mmHg,由于青年人群的耐受性较好且靶器官损害较轻,因此能耐受的情况下血压可再降低10-20mmHg。当然,就获益来讲,血压越接近正常范围(120/80mmHg以下),靶器官损害越轻,因此不发生缺血的情况下可尽量使血压接近正常范围。由于血压严重升高以后可加重各靶器官损害,因此180/110mmH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尽快将血压控制在该水平以下,当然不是迅速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而是先降低基础血压的20%-25%,然后再缓慢降至目标范围。

除开降压速度,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合理组合药物。随着病情的进展,不少高血压患者使用一种降压药无法控制血压达标,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才能控制血压达标,多数患者双药联用即可控制血压达标,虽然降压药种类繁多,但并非任意两种降压药均可联用,部分降压药联用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普利与沙坦这两类降压药,二者在降压的同时均可使心脏、肾脏等器官受益,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因为它们均可引起高钾血症,血钾严重升高可引起心脏骤停,因此即使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药物,也应定期监测血钾。若同时使用这两种药物,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更高,因此就降血压而言,二者不是优选的降压方案。

那么,哪些降压组合是优选方案呢?目前常用的降压药有五大类,包括CCB(地平类降压药)、ACEI(普利类降压药)、ARB(沙坦类降压药)、倍他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其中,CCB与其它任意一种药物均可联用,不仅可增强降压效果,还可减轻不良反应,如与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联用,可减轻水肿,与倍他受体阻滞剂联用,可减轻对心率的影响,与利尿剂联用有助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除开可与地平类药物联用,还可与利尿剂联用,但通常不与倍他受体阻滞剂联用,因为二者降压机制相似,疗效增加次于其它方案,但若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则可联用,此时的主要作用不是降血压,而是使心脏受益,这三类药物均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当然,血压长期偏高的人群还应注意有无靶器官损害,包括心、脑、肾、视网膜等。就心脏而言,血压长期升高,心脏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才能将血液射入外周血管,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左心室肥厚,可能会进展为心力衰竭,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行心脏彩超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心脏病变。对于肾脏损害,高血压可引起蛋白尿,同时可引起肾小球功能减退从而出现滤过功能下降,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检查了解有无尿蛋白,同时定期复查肾功能。对于脑血管,高血压既可引起脑出血,也可引起脑梗死,控制血压达标可降低脑出血的发生风险,脑梗死主要通过监测有无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可通过颈动脉彩超了解具体病变,若颈动脉提示已经出现显著狭窄或不稳定斑块,降压治疗的同时还应考虑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的治疗,以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综上,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时并非越快越好,应在4-12周的时间内逐渐控制血压达标,可避免因快速降压引起的缺血不耐受,若血压显著高于180/110mmHg,第一阶段应降低基础血压的20%-25%,第二阶段再逐渐将血压降至目标范围,可避免诱发不良事件。在选择联合降压方案时,并非任意两种药物均可联用,可选地平类药物与其它四类药物联用,普利或沙坦类与利尿剂联用等,在增加降压疗效的同时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血压长期升高可增加靶器官损害,因此建议行心脏彩超了解有无左心室肥厚或心功能下降,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测了解有无肾脏损害,行颈动脉彩超了解有无动脉狭窄或不稳定斑块。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