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3093正常吗?
高血压是引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病因,由于多数高血压患者早期无症状,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却会因高血压的持续存在而不断增加,因此定期监测血压并给予合理的干预措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那么,血压130/93mmHg正常与否?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血压130/93mmHg已高于正常范围,但诊断高血压前需多次测量血压
血压有两个数值组成,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一个数值较高但另一个数值较低,较高的血压称为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对血管侧壁产生的最高压强,收缩压低于120mmHg为理想状态,多次测量达到14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较低的血压称为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产生的最低压强,舒张压低于80mmHg为理想状态,多次测量达到9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因此对比130/93mmHg的血压,舒张压已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那么此时能诊断为高血压吗?
就血压数值来看,收缩压与舒张压并非同时达到诊断标准才能诊断为高血压,任一血压数值达到诊断标准均可诊断为高血压,但高血压的并非测量一次即可诊断,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测量三次,且三次测量时间不能选择在同一天进行,以排除其它干扰因素,若三次测量血压均达到诊断标准,才能诊断为高血压。因此,对于血压130/93的患者而言,需要选择不同的时间由专科医师再测量两次,才能明确能否诊断为高血压。
从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来看,血压130/93mmHg的患者当前的发生风险较低
血压130/93mmHg若高血压的诊断成立,在降压治疗的同时需评估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这是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从血压单方面来看,130/93mmHg的患者当前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不高,主要与发病年龄有关。血压130/93mmHg以单纯舒张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发病人群通常以年轻人居多,病因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年轻人血管病变相对较轻,由于血管弹性较好因而脑血管发生破裂的风险较低,通常不存在严重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狭窄,因此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也不高。
但相比于不超过120/80mmHg的理想血压,若未采取合理的降压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血压130/93mmHg的患者将会面临两个风险:一是可能逐渐转变为收缩压升高或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升高,会增加降压难度;二是未来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损害。因此即使血压当前仅130/93mmHg也需给予合理降压治疗,当然若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接下来十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则相对较高,需提高警惕。
在治疗方面,血压130/93mmHg的患者主要以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由于血压130/93mmHg以年轻人多见且多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对较低,因此治疗上首先选择改变生活方式。这类患者应规律作息,尽量避免熬夜,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有助于控制舒张压达标;同时应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食物的摄入,有助于同时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其次应增加运动,运动可改善心功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改善舒张压水平;肥胖患者还应注意减轻体重,也是改善舒张压的重要措施。
若生活方式干预能将舒张压降至90mmHg以下甚至80mmHg以下,可暂时无需药物降压,倘若经过3-6月治疗后血压无改善,由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持续存在会加重心脑血管损害,可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因此应考虑药物降压。常用药物均可不同程度降低舒张压水平,但从病因上考虑,单纯舒张压升高的患者可能存在交感活动亢进,因此可选用倍他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活性,由于部分患者存在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因此可选用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以控制血压达标。
综上,经过非同日三次测量,若血压依然位于130/93mmHg或以上,应诊断为高血压。由于血压130/93mmHg主要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发病多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以年轻人多见,若病程短且无严重靶器官损害,当前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低,暂时无需启动药物治疗,可先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减轻体重、增加运动以及控制饮食等,增加舒张压达标率。若经数月生活方式干预,舒张压依然偏高则应启动药物降压,以减轻靶器官损害,可选择倍他受体阻滞剂、普利或沙坦类降压药等。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