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哪些情形变化,是暗示甘油三酯高的信号?

时间:2024-03-17作者:开心人健康网分类:健康知识浏览:2166评论:0

甘油三酯既可来源于食物也可由肝脏合成,显著升高后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重者甚至会诱发急性胰腺炎。那么,身体出现哪些变化,暗示甘油三酯升高了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不少朋友通过身体释放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患有某种疾病,但多数疾病早期通常无信号,即使有相关症状也不会出现在所有患者中,高甘油三酯血症就是这样一种疾病。甘油三酯升高以后多数患者可无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黄色瘤,主要发生在眼睑周围,多表现为针头、米粒样大小的黄色瘤状物,通常质地柔软且边界清晰,也可出现在身体其它部位;部分患者可出现胸闷或气促等症状,是因为甘油三酯主要通过乳糜微粒在血液中进行转运,而乳糜微粒属于直径较大的脂蛋白,进入肺部毛细血管可引起堵塞,从而诱发胸闷、气促等症状;当甘油三酯严重升高时,可沉积在眼底小动脉,引起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出现肝区不适,是因为甘油三酯沉积在肝脏引起脂肪肝,继发肝脏病变而引起肝区隐痛。


出现上述症状后有助于识别高甘油三酯血症,但无症状的患者可通过识别相关危险因素,判断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风险:

高脂高糖饮食、酗酒: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较大,高脂食物可增加甘油三酯肠道来源,高糖饮食增加肝脏糖原储存可间接转化为甘油三酯,因此长期高脂、高糖饮食的人群更易出现高甘油三酯升高;其次,酒精属于高热量食物,长期酗酒易发生代谢紊乱,从而可升高甘油三酯。

超重或肥胖、缺少运动:超重指体质指数(BMI)达到24kg/㎡但低于28kg/㎡,肥胖指体质指数达28kg/㎡,超重或肥胖人群由于脂肪储存增多,而脂肪可被脂肪酶水解为游离脂肪酸与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缺少运动的人群由于脂质蓄积过多,也易引起甘油三酯升高。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这两种疾病的人群易继发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增加了脂肪分解,促进肝脏合成更多的甘油三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由于代谢缓慢,导致甘油三酯蓄积增多,从而更易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

使用升高甘油三酯的药物:部分药物可引起血脂异常,升高甘油三酯,如使用雌激素、糖皮质激素、他莫昔芬等激素类药物,使用他克莫司、环磷酰胺、环保菌素等抑制免疫的药物,使用罗格列酮、抗精神病药物、胆汁酸螯合剂等药物,易出现甘油三酯升高。


因此,虽然无甘油三酯升高的症状,但若存在上述不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疾病或使用了影响甘油三酯代谢的药物,发生高甘油三酯血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定期检测血脂。那么,血脂检查发现甘油三酯升高,是否能诊断为甘油三酯血症呢?尚且不能。甘油三酯检测受饮食、运动等因素影响较大,在检测血脂前2周尽量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坚持普通的饮食习惯,检测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单次检查发现血脂升高,应间隔至少一周后再次复查,若两次检查均发现甘油三酯升高,说明当前血脂已超出正常范围,但是否能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应取决于甘油三酯升高的程度,正常情况下甘油三酯低于1.7mmol/L,超过1.7mmol/L但未达2.3mmol/L为边缘升高,尚不能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达到2.3mmol/L才能诊断为高甘油三酯血症。


甘油三酯升高以后,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不同程度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出现甘油三酯升高,可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当甘油三酯重度升高(≥5.6mmol/L)时易并发急性胰腺炎。因此,发现甘油三酯升高以后应给予合理的降脂治疗,但低于2.3mmol/L的患者无需使用药物,改变生活方式即可,少吃油腻、高糖食物,限酒或戒酒,减轻体重并增加运动等,有助于增加甘油三酯达标,合并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有助于控制甘油三酯达标,同时可减少降脂药用量。当甘油三酯位于2.3-5.6mmol/L时,应启动药物降脂,此时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则应使用他汀,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但甘油三酯依然偏高,则应使用贝特类降脂药;甘油三酯重度升高时应使用贝特类降脂药,以降低胰腺炎发生风险。


综上,甘油三酯升高的部分患者可出现黄色瘤、胸闷气促、肝区不适、视力改变等症状,但多数患者可无症状,无症状但合并高脂、高糖饮食,酗酒,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合并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使用影响甘油三酯代谢的药物等,更易出现甘油三酯升高,需要定期监测甘油三酯,位于1.7-2.3mmol/L时为边缘升高,主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甘油三酯达标;位于2.3-5.6mmol/L应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幅度,决定使用他汀还是贝特类降脂药;达到5.6mmol/L时应使用贝特类降脂药,以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风险。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