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同名穴?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经穴中有不少同名穴,如足少阳胆经有头临泣和足临泣,头窍阴和足窍阴;足阳明胃经有足三里、上巨虚(巨虚上廉)、下巨虚(巨虚下廉),而手阳明大肠经则有手三里、上廉、下廉。这些命名基本相同的穴位,其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
穴位的生长,早期只是遵照病痛的局部找压痛、淤血等异常反映处举行针灸,这就是“以痛为输”和“取血者”的取穴法,厥后到了“气穴所发,各有处、名”的阶段把针灸点既定了位置,又定了名称。从名称上可反映出昔人是怎样熟悉这些穴位的,还可剖析出这一穴与另一穴之间的一些关系。同名穴,可说是反映这种联系最为典型的一些穴。全身三百六十多个经穴是逐步生长起来的,其间我们要剖析哪些穴在先,哪些穴在后,从而探讨经穴的生长过程,以便更好地掌握经穴的治疗特点。
头部和足部都有临泣穴、窍阴穴,这些上下相距很远的穴位,为何命名相同呢?从命名来剖析,头临泣穴是先于足临泣穴。“临泣”的命名意思是指居高临下在眼(泪)的上方,相对于眼(泪)下方的“承泣”穴而命名。承泣,是承接眼泪的意思,与眼最接近;而临泣则远在眼正中直上入发际五分。看来,承泣之名又在临泣之前,而足临泣则在头临泣之后。“泣”指眼泪,三穴都是因其能治疗目疾而得名。说明与眼有关的穴非仅是眼区穴,另有头上方的穴及足部的穴,从近到远构成了治疗上的联系。
窍阴穴与临泣穴相仿,也是先有头穴随后是足穴。由于“窍阴”之名,即指其位置在线人孔窍的后面(阴)。《韩非子·喻老》说:“空(孔)窍者,神明之户牖也。”窍,是指五官七窍,主要指线人。头窍阴穴能治头部五官病症容易明晰,足窍阴穴也能治头部五官病症就是出于由近及远的治疗联系。这种“病在头者取之足”的经络联系纪律,从同名穴也可以获得说明。
头一足临泣,头一足窍阴,注释头足之间的同名响应关系,但不能把它只看成是上下两点的响应,而应是两点之间成线的联系。如《针灸甲乙经》载:“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颔、腮肿,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支满,寒热,胁、腰腹、膝外廉痛——临泣主之。”按其所主病症的部位高下可排列如下:
头一目—颔一腮一枕逐一天牖中—身—胁—季胁—腰腹—胫—膝外廉
这里从“天牖”至“膝外廉”的经由部位即足少阳经部位,其经脉所过部的病症为其下部穴所主治。《针灸甲乙经》又载:“头痛如锥刺之……喉痹,舌卷,口干……耳聋鸣——窍阴主之。”也是说明,头、喉、舌、口、耳这些部位和器官的病症均可取用其下端穴施治。
足临泣、足窍阴,同属于五输穴。厥后因其在理论和临床应用上的主要,以至忽略了原先的头部同名穴。穴位的发现是从近部取穴最先,由近取生长到远取,才相符熟悉的纪律。
足阳明经上的足三里,早期只称“三里”。《素问·针解》篇说:“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其命名意义是明晰的。而上、下巨虚(原称“巨虚上、下廉”),依次在其下方各相距3寸。所谓“巨虚”,意指胫、腓骨之间有大的空虚处。《素问·针解》篇说:“巨虚者,蹻足衍独陷也。”《太素》卷十一杨上善注:“三里以下三寸之下,上下(虚)处,上际为上廉,下际为下廉。以在骨外侧故名为廉,足阳明脉行此虚中,大肠之气在上廉中与阳明合,小肠之气在下廉中与阳明合。”此指足三里为胃合,上巨虚为大肠合,下巨虚为小肠合,同属于足阳明经。自《灵枢·本输》和《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叙述六府各合穴之后,这种足阳明与胃肠的特殊联系获得了历代针灸家的确认。
由于足阳明经上胃肠三穴的启示,进而在手阳明经上也定出与之相对应的三穴:手三里、上廉、下廉。由于前臂较小腿为短,故其距离寸数有所缩减:手三里为曲池下2寸,以下的上廉、下廉各相隔1寸。三穴的治疗作用,据纪录也与足阳明三穴相类似。《针灸甲乙经》载:手三里主“肠痛时寒”;上廉,主“小便黄,肠鸣相逐”;下廉,主“溺黄”。这些关于肠府的主治症,可说是对原有经脉主病内容的扩充。在《灵枢·经脉》中,手三阳经是未载腑证的。手阳明三穴是由足阳明三穴相对应而来,临床上有时上下并用,如《席弘赋》:“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有时甚至相互夹杂,如《类经图翼》于上廉、下廉后均注说:“此穴主泻胃中之热,与气冲、三里、巨虚上(或“下”)廉治同。”实则《素问·水热穴论》主泻胃中之热的是指足阳明经穴。对于胃肠病的治疗作用应首推足阳明三穴,而手阳明三穴虽有上下对应的类似作用,但终不能相提并论加以等同。临床上的应用情形正说明晰这点。由足阳明三穴扩充脱手阳明三穴,是出于对上下肢对应关系的熟悉。这种关系也可说是手足同名经相合。
各背俞穴的由来同样有先有后。最早的是大杼、五脏俞和膈俞,见于《灵枢·背腧》篇;随后是六腑背俞,见于《素问·气府论》;其他背俞穴又在今后。如气海俞始见于华佗取背俞法,关元俞的明确纪录,始见于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九。两穴一在第十五椎下两旁各1.5寸,一在第十七椎下两旁各1.5寸。气海俞,治腰痛、痔疾、泻血;关元俞,治腰痛、泄痢、小便难、妇人瘕聚诸疾。这两穴的得名,显然是从腹部任脉的气海、关元而来。气海在脐下1.5寸,关元在脐下3寸,前后两相对应,从而定出气海俞和关元俞,在治疗上同主下焦诸症。
穴位的由少到多,后出的穴位有的是受早先穴位的启示而来。从同名穴的剖析可以看出,昔人对穴位的熟悉不断生长。由头部联系到足部,由下肢联系到上肢,由腹部联系到背部,熟悉到穴位的治疗作用有头足响应、上下肢响应、腹背前后响应等纪律。从相互联系来看穴位的治疗作用,这正是经络学说的主要看法。
上述同名穴之外,另有手、足五里,腰、膝阳关,腹、足通谷,意义又有差别。手五里和足五里,是因其相近动脉而得名。膝部外侧有足少阳经的阳关穴,是与膝内侧的膝关穴相对而言,厥后据《素问》王冰注,于腰部十六椎下又增一阳关穴。腰部“阳关”是从督脉阳气通行之关而得名,与膝阳关似无直接关系。王冰注文原未载主治,后人将《针灸甲乙经》膝阳关的主治套入,说腰阳关“主膝外不行屈伸…”(见《针灸大成》),显然与现实不合。腹部足少阴和足部足太阳各有“通谷”一穴,从治疗作用看,两穴缺少联系,疑腹部通谷之“谷”字应是饮食水谷(穀)之“穀”,而非山谷之“谷”(两字古代也偶有通用)。腹通谷,治“食饮善呕,不能言”,以胃肠病症为主,其上方为“幽门”穴,指与胃下口相关,盖因本穴能通调水谷,故名为“通谷”。而足通谷为足太阳荥穴,有清头目和泄热作用,主治足太阳经证,其名与陷谷、然谷等相类。后世针灸书对两穴的主治症常相互混淆,如《针灸大成》于足通谷后载有“留饮、胸满,食不化,失矢”语句,系摘自《千金方》《外台秘要》,原应属于腹通谷,“失矢”则为“失欠”之误。
同名穴是穴虽异而名相同,名同,一样平常在部位和治疗作用上有其共同点,而此两穴却不能从这方面获得注释,可能两穴原本就是穴位异而名亦差别,并不是真正的同名穴。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五输穴的脉气流注与经脉走向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顺序,据《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述:“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即不论阴经或阳经都是始于四肢末端,向上逐步深入,并用水流来形容这种从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关系。这一论述是否与《灵枢·经脉》篇和《灵枢·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