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会穴的临床意义怎样?若何适当使用?
《难经·四十五难》提出:“《经》言八会者何也?” 所称的《经》如果是指《内经》,则现存《内经》中并无八会穴的纪录。就所述八会的穴名来看,大多可从经穴的主治作用去注释。所说 八会,是指脏、腑、筋、脉、骨、髓、血、气八者的会穴。
这其中不称中脘、章门等穴名,而用“太仓”、“季胁”等部位名,特别是“髓会绝骨”,到底是指阳辅照样悬钟,常发生差别的明白。《难经》提出过一条总则,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似乎八会穴是为治疗有关方面的内热证而设,按理既能治其内热证,也应可以治其内寒证,才不失于片面。八会穴当是在原有的俞募、五输等穴之中提举出来,而不是另立别穴。现就其连系和弥补意义加以讨论。
(1)腑会中脘 中脘是胃募,胃居六腑之首,属中焦。中脘的治疗作用,总以调中、降逆、消胀为主。因胃调则腑病得安,故称胃募为腑会,作为胃及腑病的要穴。
(2)脏会章门 章门是脾募,脾与胃同属中土而应于四旁,故以此穴为脏会。《甲乙经》以治胁痛不得卧,烦热、中燥、不嗜食、胸胁支满等症,其作用可归纳综合为利胁、健脾、消痞。李东垣注重调治脾胃,即以三里、章门、中脘为灸治要穴,也是着眼于募穴和合穴。
(3)筋会阳陵泉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膝者筋之府”,以膝部屈伸流动,为全身之支柱,最能体现筋的功效。阳陵泉位于膝下筋骨之间,胆之合穴,故称之为筋会。此穴具有舒筋、健膝、利胁、调胆的作用。《类经图翼》因以主治筋挛、筋软、筋缩、筋疼诸症,既能主膝部的筋病,还能治远部的筋病。对挛缩者起舒筋活络的作用,对弛缓者则起收引的作用。故除治疗屈伸晦气的见症之外,还用以治“失禁遗尿不自知”等症。
(4)髓会绝骨 “绝骨”,原意指外踝上方当腓骨与腓骨是非肌间形成的凹陷处。腓骨至此为肌肉所掩,有似隔离,因以为名,其处约当外踝上3寸,故《千金方》说:“绝骨在外踝上三寸”,厥后《资生经》作为悬钟的别名。但《素问·刺疟》篇:“衍酸痛甚,按之不行,名曰髓病,以针针绝骨出血,立已。”王冰却注作:“阳辅穴也。”阳辅位在外踝上4寸,即所说“绝骨之端”。罗天益《卫生宝鉴》卷二十二,治一寒不知痛痒症,以灸治气海、三里、三阴交、阳辅而愈。引张洁古云:“头热如火,足冷如冰,可灸阳辅穴。”此指适用于上盛下虚证以起引而下之的作用。《难经》宋、元、明各注均赞成以阳辅为髓会,与《素问》的治症相合。“髓病”是以小腿部酸痛为主症,这当是称本穴为“髓会”的依据。《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衍)酸…”《太素》杨上善注说:“髓不满胫中,故酸疼也。”《难经》袁氏注还说:“人能健步,以髓会绝骨也。”这是从健步与否来印证“髓”的有余或不足,针灸欲补髓以健步,可以取阳辅或悬钟穴。阳辅为五输之经穴,悬钟不在五输之列。后人因其既称“髓会绝骨”,直接以“绝骨”凹陷处为定穴尺度,将“绝骨”作为悬钟的别名来看待,也无不行。
(5)血会膈俞 膈俞在第七椎旁,其上方为肺、心,下方为肝、脾、肾,此穴在上下之间,与血的化生有关。谢氏注说:“上则心俞,下则肝俞,故为血会。”滑伯仁说成“太阳多血,又血乃水之象,故为血会”,注释得很牵强。《甲乙经》所载,未见治血证;《脉经》卷二载:“大便去血数升(影元刻本作“斗”)者,以膈输伤故也,宜服生地黄并生竹皮汤,灸膈输。”至《类经图翼》才总结说:“此血会也,诸血病者皆宜灸之。如吐血、衄血不已,虚损昏晕,血热妄行,心肺两经呕血,脏毒便血不止。”此时已着眼于“血会”来归纳综合有关主治症。
(6)骨会大杼 大杼为背俞之首,靠近大椎。袁氏注说:“肩能任重,以骨会大杼也。”这是从任重来说明“骨”的作用,针灸此穴则能增强这方面的功效。陈修园以为:“诸骨自此往下支生,故骨会大杼也。”此说也相符剖解特点。脊椎于此处最先,两旁离开肋骨,又是负重的部位。《灵枢·背腧》所说:“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即指此穴。“杼骨”之“杼”,原意指织布的梭子,以其横行,故用以称高部横于肩上的肋骨;大杼也因此而得名。《甲乙经》治症中未明言骨病,如从任重作用来说,则所治头项腰背各症均可属之。《灵枢·刺节真邪》所说的“内热相搏,热于怀炭”的治症,《甲乙经》称之为“气热,汗不出”,后人又称为“骨蒸潮热”,同为本穴所主治。
(7)脉会太渊 太渊为寸口动脉所在,为肺经之原。“肺朝百脉”,意指各脉都朝会于肺脏而反应于寸口部。各阴经之原均与动脉有关,如心经之大陵、神门,肾经之太溪,脾经之太白,肝经之太冲,而以太渊动脉为最著,故称“脉会”。《甲乙经》以治“臂厥,肩、膺、胸满痛”,这些病症均与血脉反面有关。臂厥而寒,胸闷而痛,肩臂晦气,取太渊以利血脉、益肺气,近人或用于无脉症,亦循此理。
(8)气会膻中 《难经》原作“气会三焦”既说其位置“直两乳内”,固然指的是膻中。“膻中”有内外两义:在内者指肺之内、心之外的部位,即《灵枢》所称“心主之宫城”;在外者则指两乳之间的膻中穴。《灵枢·海论》说的:“膻中者为气之海”“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挽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这是指胸内的膻中,为宗气所聚,称气海;内外响应,故称膻中穴为“气会”。膻中穴虽以气为主,但也用于血证。《脉经》卷二:“寸口脉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虚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汤、黄芪汤,灸膻中。”又说:“寸口脉伏,胸中逆气,噎塞不通,是胃中冷气上冲心胸,宜……针巨阙,上管(院),灸膻中。”前者用于血证,后者用于气证。《难经》谢坚白注说:“凡上气不下,及气噎、气隔、气痛之类,均宜求此穴灸之。”归纳膻中穴的主治性能,总的是调治上焦心肺之气。分而言之,心肺又各主气血(心主血,肺主气),故对膻中主气应作周全的明白,既可用于肺的咳逆、上气等症,又可用于心的胸痹、心痛等症。在理气的基础上且具有宽胸、利膈,通乳、解郁的作用,在胸闷、呃逆、产后乳汁少等症中用之。
谢谢人人的耐心阅读,迎接留言谈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
《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四总穴歌》最早见于《针灸大全》,原文是:“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这首简单的歌诀,却表达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道理。四个穴位分散在下肢和上肢,对头面躯干部病痛起着远道主治作用。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主治肚腹部病痛;委中属足太